物理课堂中物理学史渗透的学科育人作用及教学策略分析彭永政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月3期   作者:彭永政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对于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有了更加高的要求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对于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有了更加高的要求。教师在实际的高中物理课堂中,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成为了广大教师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理论与实践表明,将物理学史应用到物理课堂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将分析物理课堂中物理学史渗透的学科育人作用,并谈一谈实际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物理课堂;物理学史;作用;策略
        前言
依照物理学科的课程标准可知,物理教学一定要充分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这三者之间的联系,重视物理学科的人文精神影响,帮助学生感知物理学科与现实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联系,有效增强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对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以及合理利用物理学科之中的人文精神,并将其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增强物理教学的人文情感以及实用价值。事实上,在物理学史中就包含着大量的人文知识,能够被教师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一、物理课堂中物理学史渗透的学科育人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在教育重演论中明确谈到:“现阶段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就是对人类文化发展史的一种基于主观意识的重演。”这也就表明,现代人的认识水平实际就是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程中演化而来的,所以,学生只有在了解文化发展历程的情况下,从能构建起完善的学科体系,进而增强其学科综合素养[1]。故此,将物理学史应用于物理教学中迫在眉睫,也势在必行。事实上,对于物理学史而言,其不仅包含方法论以及认识论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是对物理学科发展历程的一定程度上的呈现。将其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扩展其知识面,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成效
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将物理学史渗透入课堂之中,这实际就是一种将课堂教学与科学探索过程融合起来的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物理学科发展的历程,体验不断探索科学的魅力所在。例如,教师在教学开普勒的三大定律的过程中,就可以将物理学史渗透到三大定律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对第谷是如何坚持观察记录,进而得到了精确的天文数据的艰苦研究过程叙述出来,然后在讲到开普勒是怎样应用这些研究数据一步步发现了三大定律。教师将物理学史深入其中,将三大定律诞生的来龙去脉一一讲清,不仅使得学生感受到自然规律的魅力,还能够帮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激励学生养成勇于探索的好习惯,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成效的目的。
(三)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相关知识
对于高中物理学科而言,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物理理论以及物理规律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虽然在物理课本中,对于相关物理规律以及物理理论的描写通常都是一笔带过,但是这短短的几行字却可能耗费了一些物理学家一生的精力,而且有很大一部分的物理理论是经过几代物理学家的不断实践验证以及修订完善才得以最终确定,并以简洁的文字表述出现在当前的高中物理课本之中。人们对于真理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而且十分复杂。对于普通的高中生而言,在很短的时间内彻底弄懂相关的物理理论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一些物理学史的相关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强理解相关知识,还能促进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形成的历史条件的掌握。试想,学生在学习一个新的物理理论时,如果能够对所学习的物理理论的历史发展历程有着清晰的认识,必然能够将该理论的逻辑性与历史性结合起来,掌握该知识就会变得更加得心应手[2]。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意识到与现代科学技术相关的物理知识的重要性,要注重加强对于学生这方面知识的教学。

例如,教师在讲解“电磁感应”部分的内容时,就可以以奥斯特发现的电磁效应作为渗透物理学史教育的起点,从而阐述电与磁关系的认识发展过程,表达安培以及法拉第在这方面研究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在这之后,学生对于电磁发展的历程就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了,从而为学生学习左右手定则以及法拉第电磁感应等一系列的物理知识奠定基础。再者,将物理学史渗透入课堂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研究态度、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及激活人文精神等方面都有着较好的效果。
        二、物理课堂中物理学史渗透的策略
(一)教师树立对物理学史的正确认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课堂教学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努力。但是由于我国教育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不仅导致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而且还会使得部分教师缺乏对于物理学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与此同时,还有部分教师未能认识到物理学史的积极作用,在讲解物理学史内容时通常都是选择一笔带过,就会使得这方面内容的教学变得索然无味。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具体包括教师缺乏物理学史的教学经验以及可借鉴的优秀教学案例,其次就是教师未能掌握将物理学史合理渗透到课堂的方法。针对于此,首先,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树立对物理学史的正确认识,了解物理学史的重要性。通过自主学习、培训深造等一系列的方法,有效提高自身对于物理学史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注重物理学史融入课堂所采用的方法,要善于用独特的角度将物理学史切入课堂,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成效[3]。再者,教师还需要注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总结,积极学习现代的优秀教学理念或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能力,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借用现代科学技术渗透物理学史知识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中,当然在现代课堂教学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创建的方式,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万有引力定律》这一部分的内容时,首先就可以利用课堂中的多媒体设备,将我国发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画面播放出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就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开展物理学史方面内容的教学,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物理知识的发展历程,还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4]。教师通过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让学生在理解这些物理知识时变得更加容易,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对于物理学习的信心,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将物理学史渗透到物理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物理学科理论发展历程的清晰认识,还能促进其了解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性,体会物理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的艰辛与热切,从而树立学习好物理的决心。总而言之,物理学史在物理课堂教学的渗透无论是在优化课堂教学质量还是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等方面都有着较好的效果,需要广大高中物理教师引起重视,不断探索物理教学课堂渗透物理学史知识的新举措以及新方法,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注入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朱惠忠.渗透物理学史发挥育人功效——发挥物理学史功效培养学科核心素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12):69-70.
[2]盛晖.浅谈课堂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教育对发挥学科育人价值的意义和作用[J].教师,2016,(16):19-20.
[3]王耀明.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的重要性及其作用[J].数码设计(下),2018,(11):160-161.
[4]汤汝全.渗透物理学史,创设乐学的物理课堂[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8,(4):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