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生活 培养幼儿科学探索能力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月3期   作者:赵金巧
[导读] 幼儿科学教育以重视科学知识的发现性为导向,要求充分体现学习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摘要:幼儿科学教育以重视科学知识的发现性为导向,要求充分体现学习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鼓励幼儿在自身探索性活动中去发现、解决问题,让科学教育真正走进幼儿的生活世界。幼儿学科学是真正通过“做”来完成的,通过“做”去更深层次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在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本着“教学做合一”的原则,结合多年在幼儿科学教育方面不断地尝试、思考,发现了开展好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几个要点。
        关键词:幼儿科学;探索能力;教育活动
        幼儿阶段的幼儿对身边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有趣现象。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探索活动时,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组织和指导,既可以提高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实效性,又可以加强幼儿的科学素养,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良好的氛围是幼儿科学教育成功的基础
        (1)充分利用科学发现室,满足幼儿探索的需求
        为了让幼儿在园期间能更好地开展探索活动,开设专供幼儿进行科学活动的科学发现室。在科学发现室里,教师专门为幼儿提供适合其年龄、发展水平,且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对幼儿来说,只以观看或简单操作是不能满足他们亲自动手的探索需求的,那些可以让幼儿动手操作的、可以拆装的成品或半成品,如放大镜、各种装饰材料、模型材料、磁性材料等,才是幼儿园必须配备的材料。总之,通过科学发现室去增强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在感知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正确态度和探索兴趣。
        (2)为幼儿营造优美自然的户外环境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幼儿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依托于生活,来源于生活。他们生活的这个大环境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科学教育素材,具有比课堂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幼儿园虽然设立了专门的科学发现室,但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室内,任何能激发幼儿科学探索兴趣的事物与场所都应该是“科学发现室”。因此,教师应尽量利用园内的空间,与幼儿一起营造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如带领幼儿亲自参加种植、管理和收获工作,既开阔了眼界,也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和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二、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目标和内容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根据教育的发展水平来确定的,它是教师开展幼儿科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制定计划的依据。同一活动内容,在幼儿的多次探索过程中,会体现出由低到高的层次要求,让幼儿在各方面获得循序渐进的发展。在活动中,教师分层制定目标,精心设计相关的科学内容,允许幼儿在探索中有失败、有反复和有模仿,但更鼓励创新。

同一年龄的不同幼儿通过不同的操作方式,使得每个幼儿均有所收获,同时主动性、创造性及合作精神也得到培养。
        三、融入生活化的元素,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
        融入生活化的元素既可以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也可以使幼儿对生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使生活和科学进行有效衔接,让幼儿体会到科学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必须要以生活为前提条件,使幼儿从日常生活中体会科学带来的影响。例如,幼儿园在开展科学探索活动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准备好适量的小冰块,而且向幼儿提问:“将冰块放进水里,一般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这时,激发了幼儿内心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就可以使幼儿的思维模式变得生活化,就会立刻想起冰淇淋融化和雪融化的现象。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认真思考其蕴含的科学道理,这样也可以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可以使幼儿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索活动中,而适当地融入一些生活化元素,就可以使幼儿有更加强烈的探索好奇心,深刻体会科学的独特魅力。
        四、认真观察,调动幼儿探索的积极性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各个细节的仔细观察,幼儿既可以体会到科学的魅力,又可以感受到科学探索带来的乐趣,对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精神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在开展科学探索活动时,必须要重视各个生活细节的相互融合,充分展现生活细节,拓宽幼儿的科学视野。例如,在开展科学探索活动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入操场,要求幼儿将地上的树叶都捡起来,而且引导他们仔细观察,长在树上的叶子和落在地上的叶子都有哪些差异,课堂上的落叶标本和落在地上的叶子有哪些差异。教师采用该引导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探索积极性,幼儿通过观察的方法不断探索,加上教师积极组织幼儿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科学教学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不管是白天黑夜的转换,还是花草树木的变化,都是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要点。因此,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在开展科学探索活动过程中,必须要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利用一些细节来启发幼儿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调动幼儿科学探索的积极性,让幼儿可以进一步深入地探索其它领域。
        综上,幼儿科学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连续的、多元化的活动。在科学探索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多让自己成为一名和幼儿一样的探索者,尽量去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疑问,尊重他们的想法,创设宽松的探索环境,支持和鼓励他们的探索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尝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也切实印证了陶行知先生的理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师将与幼儿一起,一步一脚印,一行一探究,向着快乐前行!
        参考文献:
        [1]李晶晶.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索兴趣[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5):31.
        [2]陈晓燕.大班幼儿区角活动材料的科学投放及其教育意义[J].文教资料,2014(9):181-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