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本身就比较抽象,以小学生的心智学习起来比较难。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本文基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兴趣;培养与激发
引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堂,才会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数学教师只有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以及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只有充分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涵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如何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需求展开课堂教学成为每一位教师新的研究课题。在小学阶段,受到生理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受到兴趣的影响很大,而学生也很难记住他们不感兴趣的事物。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校方,还是一线数学教师,都需要深入的研究如何通过教学改革、借助更具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体现出教育对学生个体的尊重。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育改革,可以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地位,化被动为主动,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索中,从而为学生学习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二、抓住数学课堂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存在着注意力不集中的普遍现象,这一现象的存在导致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低下。注意力的集中受着许许多多的因素影响,其中对于一项事物的热情就是提升学习效率的方式之一。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所要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就不会产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就不会在学习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就不能集中注意力,长此以往,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效率一直会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存在悲观的情绪。传统的教育模式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是通过大量制作知识框架以及灌输式教学进行的,学生无法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所在,学生会因此觉得真正的学习就是要通过抄板书,记笔记,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去主动思考问题、探索所要学习的知识,学生不能形成独立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小学数学学科教师要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赋予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弹性以及空间,抓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注意力。当前教育模式之下,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早已不再限制在教材之中,学生要合理运用好现代化的教育形式,例如情景化教学、多媒体教学模式。情景化教学可以积极调动学生的热情,集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到自发性的学习中去,从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转变形成独立自主的参与式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尤其是在一些重难点的数学公式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极具变化的特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在学习数学公式过程中的重难点把握。
三、通过创设实质性的教学情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从当前来看,创设恰当的情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创设的情景不恰当,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激发。我们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实质性和恰当的教学情景。例如,在学习有关《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时,可以要求学生对本班的男女生人数进行调查、对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调查,这样的实际情景任务下,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可以结合实际采取针对性的统计图的类型。而这样学生就能统计图表达的方式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再逐步拓展到学生生活实际中常见的调查统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思想理念中,教师对学生所下达的任务,学生必须百分之百完成,如果学生没有完成或服从,就会受到惩罚。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了恐惧心理,即使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学生没有能力完成,也会想方设法去完成,导致出现了很多照抄同学作业的现象。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和学生的平等性,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从原本的权威教学转变为共同学习,营造出一种十分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在这个环境中放松心情,这对兴趣的培养更有帮助。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留足时间让他们自己探索,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兴趣,从而达到兴趣培养的目的。学生和学习本来就是一个矛盾体,教师是夹在矛盾体中间的一方,只有教师的帮助才可以化解这种矛盾。师生之间的相处方式直接影响到了师生关系,而这也是学生学习兴趣养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教师会存在一定的亲师性,当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之后,就会特别关注教师,对于教师所教授的课程也会产生兴趣,这种感受就好比爱屋及乌。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将心思投入课程的同时,也适当地转换自己的教学行为、语气,尽可能用温柔一点的语气和学生说话,让学生可以对教师产生好感,然后再在教学中渐渐引导学生养成兴趣。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对声、图、影有着浓厚的兴趣。多媒体恰恰融合了声、图、影等为一体,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动化,能大大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教学“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中心对称和轴对称的图形,通过设置不同的颜色吸引学生的注意,通过立体的展示使学生清晰的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不仅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动化,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结束语
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以人为本”。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董新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21):165.
[2]刘伟.初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33):75.
[3]雷玉红.兴趣引路,快乐数学——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29):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