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所周知,在我国,除了各类普通高级中学以外,也存在一部分的中职院校。中职院校所收录的学生主要针对的就是在基础学习进度中跟不上教师的教育基调,对学习的兴趣不大,成绩体现方面也较为落后的学生,加强中职院校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与管理成为了目前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事业最为重要的一项教学目标。
关键词:职业中学;数学教学;分层教学;教学目标;
前言:
我国目前中职学校的生源仍然是以各类普通高级中学筛选后的学生为主,此类学生的逆反心理较为严重,对自我的人生规划毫无概念,对于学习的态度也较为敷衍,家庭教育更是放任自流,因此,抓起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就是从社会实际出发,帮助现阶段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培养起良性的学习观念,进而逐步打造有素质的专业型人才。
1.加强数学理论的基础教学,在专业技能中应用实践
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不断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条件下,中职学校面临的教育方式改革更为严峻。因为,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阶段中最容易拉大差距,进而产生整体人生影响的重要阶段。在高中生活中,稍不注意,优秀的学生也可能成绩下滑,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则直接敷衍了事,进而产生厌学的叛逆心理。尤其针对中职学校而言,学生的知识水平起点差,学习兴趣低,学习意识淡薄。因此,在中职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团队要牢牢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与时代发展的实际需求,从基础运用抓起,对学生做到积极鼓励、不放弃,在一视同仁的教学模式中,引导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使学生面对数学的课本知识能灵活转变思维,把数学理论关联到生活的实际运用当中,扭转学生对于知识的固化理解,看到数学在生活日常中的实际运用价值,建立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基础动力,比如:会计专业是与数学紧密相关的最实用专业之一,会计专业中关于数字的运用,图表的设计、绘制、使用都有严格的基础技能要求,只有打好基础,才能使工作者进行高效、快速的大数据数字处理,如超市物价的计算,产品的成本及定期的超市折扣活动等。即使与特定的专业无关,人们的生活也每分每秒都离不开数学,作为每天都有资金流通的切实消费者之一,消费概念也是数学的具体应用,只有建立并培养基础的数学素养,才能在生活的实际运用中信手拈来,做不被社会淘汰的一员,进而提升生活的质量与效率。
2.引入先进的分层教学理念,因材施教
大部分的学生选择中职学校是由于自身条件差,对人生的规划较为迷茫。一部分学生是专门选择入读中职学校,着眼于快速学习技能,迈入社会生活,为自身从中职学校的学习中找准方向,但此类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自身条件难以跟上数学教师的教学节奏,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一团乱麻,无法理出正确的学习思路,以及一少部分的学生是对数学存在兴趣,但没有建立良好的学习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思想涣散,不能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理不透数学的实用性,从而导致家长也较为失望,逐步放弃。这些类型的学生在学习上都存在同一个共同点,就是较为自暴自弃,没有学习信心。
面对这种状况,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积极引入分层教学的理念,改变统一为之的传统教学模式,做到针对教育,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差异创设适合学生自身情况的学习环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机会,比如:中职学校中专业种类繁多,每一类专业对于数学学习程度的要求都不尽相同,将对数学要求较高的专业的学生两档分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数学素养较强的学生实行实践与理论两手抓,结合实际问题勤于提问,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在练习运用中巩固知识点、加深知识点理解的能力,对于数学素养较差的学生,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多通过生动的数字例子从结果推导理论,一步步拆解套用,帮助学生重建自信心,在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里接触知识,从而结合实际运用的分层教学培养出多规格、多层次的技能人才。
3.建立针对性的分层考核机制
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中职学校的数学课堂在引入分层教学理念的同时,对于学生也应对应性的执行分层考核制度,告别传统单一的考试排名制。如果按照原有的传统考试制度,所有学生统一规划管理,那么引入分层教学理念的意义不大,通过实际运用也收获寥寥,不仅不能有效的通过分层教学得出优异教学成果,还会对积极引入分层教学的数学教师产生打击,学生也再度挫伤积极性和上进心,使中职学校面对的教育困境依然如初,停滞不前。因此,引入分层教学理念的同时,中职学校要改变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一锤定音,划分学生优劣的模式,构建一套更为合理的分层考核机制。比如:设计多元的考试类型,改革考试的方法,对于数学素养较高的学生和数学素养较差的学生实行两种考试模式,对于数学素养较高的学生,采用传统考试模式,考试过程中积极记录已学知识点在运用中的误区和盲点,便于二次学习巩固。对于数学素养较差的学生引入开卷、闭卷模式相结合的考试模式,考试过程中可以借助数学学科的相关书籍,在借助工具的条件下仍然对于知识点一知半解,纳入不到实际运用,同样进行记录,便于老师及时改进对应的教学方案。在考试结束后,组织相关的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反思问题,并在讨论中逐步培养良好的班级氛围,利于班级每一位学生都能融入其中,长此以往,构建除了教师以外,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再由老师对于收集到的学习难点进行归纳总结,预留一到两节课的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结合多媒体设备立体展示,为学生提供最优化的学习辅助。
4.尝试激励体验教学,设立积分奖励制度
中职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级中学的学生相比,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自卑等心理问题。数学教师在积极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除了课堂上分层教学,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以外,也应该积极采用表扬奖励制度,帮助学生走出长期压抑的失败者心态,不在负面情绪里沉溺太久,让学生及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重要性及不可替代性,使学生在情绪方面的心理问题得以疏导,帮助学生塑造全面的健全人格。同时,中职学校的教师应加深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在和家长够用交流的过程中,让家长意识到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与其他普通高级中学的学生是平等的,家长不能站在打击孩子自信心的第一关,而应该作为学生永远的老师,以身作则,积极鼓励孩子,与教师一起双管齐下,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共同引导、协同合作,使教育目标的落实更具实效性。比如:施行积分奖励制度。在课堂测验中,对于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不论回答的对错都加以鼓励,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累计积分,回答错误的学生也可以得到恰当的表扬,并为学生指出具体错误的步骤,不打击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动手动脑能力。对于怯于举手的同学,偶尔点名,在学生解答的过程中保持耐心、给予理解,帮助学生锻炼敢于发言的勇气,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到无论使多么无足轻重的细节,都始终贯彻鼓励表扬的态度,使学生稳步建立与教师的良性互动关系。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面对的教育难题与普通高级中学相比,更具有独特性,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尽快培养一批有耐心、善倾听的师资团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帮助学生重塑自信心,培养出全面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出良好的就业前景。
参考文献:
[1]毛培娜.论职业中学数学项目教学法的“四步六环节”[J].成才之路,2019(18):86.
[2]潘东阳,刘静瑞.浅谈职业院校数学教学的新思路[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9):39-40.
[3]孙晓锋.职业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