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师生互动是教师检验和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常用方法——课程改革之后,英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发生了变化,不仅追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关注其学习情感态度、注重综合素养培养、强调学生为学习主体——因而,新课标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应抓住生为主体、情感驱动、素养建设这三个要素。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种使用频率仅次于讲授的教学方法,可起到检验教学效果和提升教学效率的作用——师生互动的应用要与教学理念、目标相对应,服务于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新的课标要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英语基本知识,而且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综合素养的培养,并强调以生为本——因而,师生的课堂互动就应以落实和体现这样的教育目标和理念为基点。
1. 营造氛围关注情感
在课堂上影响师生互动高质推进的主要问题,就是小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不高,有的是被动参与互动,有的是不敢和教师互动。这样,教师不可能从互动中得到有益于优化教学的信息,也不能通过互动引导学生——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缺少一个让学生主动、乐于互动的氛围。
怎样来营造这个益于互动的氛围呢?主要是注意这样几点:一是教师要注意自己形象,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不要总是一脸严肃。以为这样能维系自己为师的尊严和地位,其实是拉远了师生心理距离。对心理曲线比较简单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表情态度对其心理的影响非常大;二是要组建开放性课堂。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发言、主动互动,而不是被动等老师发布指令、发起问话之后才参与互动。也就是,学生在课上只要是有了与学习有关的想法、问题,可以随时打断老师提出来;三是要给学生主动互动的行为以积极评价,调动学生的热情。
2. 把握层次形式多样
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心智水平。自己说的话,学生要能理解,抛出的问题,学生要能解答——千万不能将互动变为展示教师能力、给学生出难题。比如在三年级(重庆大学出版社,下同)第一册第一课,教师想让学生跟自己唱英文歌“hello”,于是说“Let's sing a song together, Ok?”刚上第一节英语课的学生一下就懵了,根本就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
再比如,学习颜色的时候,教师拿出几个彩色气球和学生互动,“What colour is the balloon?”——方法很好,但教师忽略了,学生只学了几种表示纯色的单词(如白、蓝、红、黄等),而气球中有几个是复合色(如紫色、粉色、褐色),超出了学生词汇范围,也就无法有效互动了。
互动形式的多样性,既是保证对学生素养培养综合性的需要,也是保持学生良好学习心理的需要。要知道,互动不仅仅有问答式这一种,只要是师生间有交流的学习行为,都应视为互动。比如教师和学生一起唱歌、一起做游戏、一起进行情境表演等,可用的互动形式很多。如,教师和学生进行情境对话:“this card is for you, teacher.”“thank you,this rabbit is for you, dear.”就是很有趣的师生互动。
3. 关注个体优化评价
前面说过,在互动时教师要照顾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层次。但从班级整体上关注层次还不能完全照顾学生个体差异——而要在课堂互动中关照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就相对要困难一些。主要可采用的策略有两个:一是教师基于对每名学生的充分了解,根据互动内容的难易程度分别挑选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互动,以给每个学生互动的机会并有相适应的互动。二是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师生互动与学生探讨相结合。当教师发起互动的时候,先不急于让学生表达反馈,而是先让他们在组内进行交流探讨,解决了问题或形成了思路之后,再与教师进行互动。这能有效调和学生间的差异。如,教师问“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的时候,有的学生能即时回答,有的学生就需要一个提示或思考时间。当让他们小组讨论之后,这种差异就基本解决了。
优化评价是指师生完成互动之后,教师不要省略评价环节,应从互动质量、效果、主动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给学生激励或引导。此外,在素养教育目标下,评价也应采取开放的形式.除了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也可请学生参与进来,对教师进行评价或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这样的评价,既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而且还能培养其分析问题、归纳知识等方面素养的发展。
以上,基于新课标理念和目标,就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进行了几点探讨。总的来说,就是新课标下的英语师生互动应抓住以生为本、关注情感、注重素养这三个要素来组织实施。比如注意氛围营造、把握好层次、形式应多样、评价要创新等等。
参考文献:
[1]黄会宇.浅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N].贵州民族报,2018-06-13(B03).
[2]戚丽红.小学英语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