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月3期   作者:谭银花
[导读]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中,要求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中,要求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也包括对音乐鉴赏的能力。但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发现高中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程的开设并不积极,音乐鉴赏的能力也相对来说较低。所以根据这种现状在新课标的标准和要求下,学校应该对音乐鉴赏教学的内容及其形式进行加以改造和创新,加入情景式教学或者与其他学生感兴趣的科目相结合,充分的调取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孩子们音乐鉴赏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将更有益于学生往后的学习。本文重点讲述了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在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下,高中教学更关注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并不像传统教学,只局限在单方面的成绩上。在新课标的标准和要求下,重视学生们的审美观念,把学生当作主体。对于高中教学课堂中,音乐鉴赏教学更有利于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的开展音乐鉴赏教学,是弥补当下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较低的基本措施,因为学生正处在接受正确的知识灌输的时刻,他们的思想观念并未成熟,所以只有要求学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更好的音乐介绍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鉴赏观念。
        1 造成学生在音乐鉴赏课堂上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针对当下高中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程并不积极,也是有原因的,其中关键部分在于老师的教学方式上,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在现代音乐鉴赏课的文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果我们深入课堂,我们就会发现在许多学校老师们都是以课本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把课本上的知识放到了言语中强行灌输,包括老师自身并没有抱着欣赏的眼光,鉴赏的目光去谈音乐课本上的知识。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讲,对于书本上的知识自己也可以自行理解,但是对于音乐鉴赏来说,他并不是单纯的表面的意思,而是需要用心去感受音乐,需要老师去传授鉴赏的方式,以及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在新课标中曾说过“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要素”。而在枯燥乏味的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方式已经把学生的兴趣消磨殆尽,无法使学生抱着兴趣和喜爱去学习音乐,这就是老师失职的地方。所以对于这种现状,老师们应该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并且通过交谈的行为去了解学生们所喜爱的教学方式,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保持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用音乐去打动,他们用音乐去吸引他们,从而达到音乐鉴赏课堂的教学目标。因为音乐本身就是一个美的事物,是写歌的人用情感浇灌的事物,我们需要去用心感受它,才能理解音乐里面所要表达的东西,才能与写歌的人产生共鸣,才能用音乐去充实我们没有声音的人生。
        2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难易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生们学习最重要的东西,所以对于早期音乐鉴赏课堂内容要求,应该针对学生的喜爱的安排,如果在学生刚接触课堂的时候,就让他们学习那些难而且枯燥乏味的音乐,就会使他们丧失学习的兴趣。对于高中时期的孩子来说,对于流行音乐的喜爱会大于那些古典乏味的音乐,所以老师们可以先从当下孩子们较为喜欢的音乐来入手,慢慢地让学生与音乐产生共鸣,建立某种情感上的联系,用流行音乐的内容去帮助学生们学习鉴赏音乐的能力。用学生所能接受的方式,慢慢地将音乐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当中,当他们可以接受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教材选取的品位,阶梯式教学,层层递进。
        3 加强音乐背景的普及
        对于音乐鉴赏课堂来说,要想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必须要了解创作人的创作背景。对于音乐知识背景了解是鉴赏音乐的关键,因为你只有了解他的背景、情感和经历。你才能明白创作人所想要表达的东西,因为音乐对创作的人来说就是一本日记,他将自己的所感、所想、所要表达的东西都藏在音乐里面,所音乐抒发出来,音乐也可以说是一种发泄工具。如果你用心体会音乐所表达的东西,你会发现它所包含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例如对于我国的古典音乐来说,许多人在听古典音乐的第一反应都会认为他晦涩、难懂,如果有一些言语较为刻薄的人,就会把它认为是一些呆板严肃的音乐,他们并没有真正对古典音乐有深刻的理解,反而让更多的人感觉到了自己与古典音乐之间遥远的距离,对古典音乐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但这样的音乐便是我国古代的缩影,如果我们用心去感受古典音乐,我们便可以反推出创作者所经历的事情,所处的时代背景,这就是音乐带给我们情感上的联通。所以回归到我们的课本知识之上,加强对音乐背景的了解,对体会音乐鉴赏音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音乐背景的学习可以拓展延伸。
        4 游戏式和情景式教学
        高中时期的学生本就处在一个学习压力较大的环境下,所以在音乐鉴赏课堂上老师可以尽可能的去放松他们的心情,缓解他们的压力,把音乐鉴赏的课堂当作一个解压式的学习环境。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游戏来提高教学气氛,营造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例如在将要面临音乐鉴赏的考试时,老师们可以把同学分成各个小组,运用你问我答的形式让同学们之间有一个小小竞争关系,如某首音乐所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如果这位同学答对了他就可以反问另外一个同学,例如提问他创作人所处的背景是什么?就是这样一来一回的提问方式,如果回答错误,就给同学即兴表演一个节目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一下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既缓解了学习压力又记住了学习知识。
        情景式教学是老师有目的的提问,然后借助某些工具来缓解学生们的情感,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带动式的去学习,同时丰富了教学内容。例如,当老师提问的时候,如果学生面临对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容受到障碍的时候,老师可以借助一些图片和材料让学生在具象的事物里去寻找抽象的情感。在音乐鉴赏的课堂上老师还可以运用一些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在有意境的环境中去感受创作人所要表达的感情,更有利于学生用心去体会,同时也提高了对音乐的兴趣,再有兴趣的基础上进行鉴赏教学会更加有效果。
        5 与其他科目相结合 丰富教学内容
        在新课标的标准和要求下,其基本要求就是要“综合课程”,因为对于高中的知识来说,每一个科目在某一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的。如音乐鉴赏与诗歌之间的联系就较为密切,“诗歌”顾名思义就是把诗和歌结合到一起,在我国古代最早的诗就是以“唱”的方式传承下来的。在我国诗歌艺术发展中,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都是由古代的视频,直接改编过来的如《几多愁》、《满江红》、《枉凝眉》、《别亦难》、《满江红》、《离骚》、《琵琶行》、《知否知否》、《但愿人长久》等等。所以音乐鉴赏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学习诗词理解的方式去对歌词进行情感领悟,这样才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创作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体会到诗歌中蕴含的巨大精神力量,可以在理解的过程中多聆听歌曲,将自己的情感投放进去,换位思考,体会创作人的创作背景去深刻的感受。
        结语
        音乐来源于生活,音乐是人情感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聆听音乐,体会音乐,感受音乐,形成对音乐鉴赏的正确理解和认识,这样就可以在生活中潜移默化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贯彻落实了新课标对高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要求。促进学生体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在音乐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兴趣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体会音乐之中巨大精神力量,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睿.普通高中音乐欣赏教科书文本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
        [2]闫颖.新课程观下高中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9.
        [3]高洁.《高中音乐鉴赏课》三维目标的实践与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