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评价体系初探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月3期   作者:李娜
[导读] 随着改革开发的全面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
        摘要:随着改革开发的全面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并将新的理念和思想融入到了新课标下的音乐教育中,使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更加明确,即音乐教育要集人文、审美和创新于一体,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因此,在为新时代小学音乐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的同时也对课堂评价提出新的要求。音乐评价应该具有发现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和文化内涵的功能,而且需要教师采用客观、积极的态度去评价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评价;初探
        一、小学音乐教育评价的目的和作用
        小学音乐教育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客观、合理、科学的评价了解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具体需求,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掌握相关音乐技能的同时能够通过音乐培养出高尚品德。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首先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尺度,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需求和真实的学习现状对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整,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能够帮助教师明确自身不足,然后通过学习,改进教学方法,从而适应新时代背景下音乐教育的具体要求。最后,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学习过程中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及时改正并调整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小学音乐教育评价内容与形式
        小学音乐教育内容主要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因此课堂评价内容被分为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其中理论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判断和分析。音乐教学的理论内容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分别是表现要素、题材、风格和流派。其中,音乐的表现要素包括了音乐节奏与节拍、速度与力度、音高与音色、乐谱、调式与曲式。小学生由于自身认知水平,无法更好的体会音乐中所包含文化的具体含义,在评价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使评价更加具有针对性。
        三、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音乐教育评价方法
        (一)理论环节的评价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在课堂活动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因此,在课堂评价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价。需要注意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例如,针对1、2年级的学生而言,主要是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一些简单的音符和曲调,音乐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建立初步的音乐审美。而针对相对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模式和价值挂念,音乐教育的重点也变为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文化的理解,所以在评价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文化的感知能力上。
        (二)实践环节的评价
        音乐实践环节的评价目的主要是考察学生对音乐知识掌握程度和对应用方法的考察,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形式、直接和间接的方式进行评价。
        第一,教师可以选择出3-5首曲目作为备选曲目,让学生自由分组,然后小组派代表抽签决定所考察的曲目。然后根据曲目内容让组内学生自由分工,对曲目进行演唱。这样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发挥自身的长处,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美的将音乐表现出来,达到考察学生对音乐掌握程度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通过参加小组活动,会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缺点和优点,而且能够体会到和同学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使同学之间相互了解,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提高了学生协同合作的能力。
        第二,对学生直接采取考核的方式进行直接评价,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对学生最终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也要将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加入到考核内容中。

采用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进行评价,既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的变化,也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程度。
        第三,通过学生的成长环境、学校以及社会环境对学生进行间接的综合评价,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利于提高音乐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是对学校的教学环境进行综合评价,找出自身不足做到扬长避短,逐步健全学校的评价体系,提高音乐教育质量。其次是采用集体探讨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评价。而且要对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学习氛围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最后,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国家发展动态,将新时代下的理念融入到音乐教育工作中,促进音乐教育的快速发展。
        四、个性化小学音乐教学中评价中应用
        教师在个性化小学音乐教学中起着引导作用。在个性化评价中,教师要抓住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挖掘学生们的音乐潜质,培养学生们的音乐爱好。
        (一)自我评价法
        学生取得进步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自我评价。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放飞自我,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声情并茂地进行演唱。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学会了唱各种歌曲,便会爱上音乐,陶冶在音乐的世界中。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学生将歌曲唱会之后,可以播放相应的乐曲进行欣赏,这时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例如,在教学“小猫钓鱼”这一歌曲时,教师先将歌曲唱给大家听,再教学生用乐谱唱出强弱不同的音调。在经过学生独自练习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练习唱2~3遍,然后让学生进行独立演唱。这样在不断地进行演唱的过程中,他们就容易发现与其他同学唱出音调的不同之处,然后进行自我调整和改进。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将音调调得更准,增强其自信心,提高其音乐水平。
        (二)小组评价法
        小组评价法在个性化评价体系中具有独到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小组的共同进步,还有利于学生间建立起和谐友好的关系。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嗓音特点,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长处,营造团结友爱、欢快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小组内进行互相评价,也可以让小组间互相比拼唱歌功底。组内评价和组外评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还可以学习到他人的优点。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往往更容易被接受,赞美性的评价不仅可以增强自信心,还可以增进同学的友谊。例如,在学习“读书郎”这一歌曲时,这首歌曲是湘教版三年级音乐教材第六课中的内容。它主要表达出读书郎活泼向上的精神。首先,教师在领唱完毕后,要引导小组进行配合演唱,然后通过小组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并取得更大的进步。其次,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拼。小组比拼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让学生共同探究这首歌曲的主题精神。当学生领会了主题精神后,他们唱起来就会更加激昂有力。最后,在音乐课的结尾,教师要评选出最佳歌唱小组,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要求小学音乐课程评价具有创新性和时代特色,采用多层次、多目标、多元化的方式对音乐教育中的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进行评价,肯定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指出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帮助学生进步,培养学生音乐情感。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评价更加了解自己,发现课堂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达到改进教育方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浏进.中小学音乐素质测评问题研究[J].黄河之声,2018(21):70-71.
        [2]?周利娜.浅谈如何有效提升小学音乐教育评价艺术[J].求知导刊,2017(36):14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