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软件被应用在各行各业,计算机软件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问题。高职院校培养技术算计软件创新创业人才,不仅能够提高学校的就业率,还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意义进行阐述,然后分析了培养计算机软件创新创业人才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提高计算机软件创新创业人才的建议,希望高职院校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高质量的技术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社会的要求,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学校需要按照科学的教学手段教学,不能只凭借学生的成绩判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校需要结合国家对人才的培养理念、社会对计算机软件人才的要求,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但在目前的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方面依旧存在问题,针对问题进行阐述并且提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一、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科学的培养方式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各式各样的计算机软件被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新型的计算机软件可以方面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高素质的人才可以促进计算机软件的多元化发展,带动国家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创新创业人才的增加可以促进计算机软件市场的发展,带动社会更多的就业岗位。
培养计算机软件创新创业人才有利益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的改变,计算机软件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是多元化的,不仅要求学校具备专业的教师团队,提供专业、先进的理论支持,确保学生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了解创业时的流程等。还需要与外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与实习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创业的能力,更好的认清市场动向。内外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适用于培养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也可以推广到其他的学科,促进教学方式的改进。
二、计算机软件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时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的目标
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教育工作中如何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学校与国家关注的重要内容。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人才团队还是教师团队对人才的培养方案没有明确的目标,不清楚培养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的目的为何,所以在人才培养时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方式。目前高职院校内计算机软件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仍然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按照以往的经验进行。这样培养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不利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培养体系落后
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体系落后,主要表现培养理念落后、培养模式落后、培养的内容落后几方面。目前对计算机软件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主要是按照教师的理念进行培养,并未对市场进行调查,许多国际化的理念并未应用到人才培养的体系中。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方式目前主要以教师带领学生的方式为主,学生是教师的帮手按照教师的理念进行学习,并未形成自己的创新意识。部分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但需要攻克多种难点,教师并未对此类观点给予重视,降低了学生对计算机软件创新的热情。目前对学生培养的内容主要分为两方面计算机软件的相关内容与创新创业内容,二者是分离的。
所以学生在学习时无法将计算机软件与创新创业形成有效的结合,无法将创新创业的观点融入到计算机软件的创新中。而且许多高职院校在计算机软件和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是落后国际,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带来极大的挑战。
三、计算机软件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措施
1.增加实践内容
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增加实践的内容,计算机软件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支撑,还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主要以理论为主,不仅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还降低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收集市场中有关计算机软件的最新动态,使用较为广泛的软件是哪一种类,让学生对软件进行分析,了解软件存在的弊端和软件的可以完善的地方。这样学生在对计算机软件市场有了充分的了解后可以使用科学的方式拟定创新创业的项目。
学校还可以与市场中的软件公司合作,让学生到软件公司实习,将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在实际的工作中。通过实习,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软件市场,了解不同软件之间的差别,不仅学习了软件知识,而且还能够学习企业的管理、运行,软件的销售等,为日后的创业创新提供支撑。
2.培育学生的素质
在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给的从业道德素质,高职院校内对学生培养时可以找一些真实发生的例子,让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谈一谈自己的看法。目前计算机软件方面的诈骗、盗版、软件质量不过关等问题严重的影响了计算机软件的市场秩序,挑战了国家的底线。因此创新创业型人才在培养时必须注重其思想道德素质,避免出现盗取代码等问题,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素质培养中还需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加强学生对编程知识以及软件相关知识的失恋程度,定期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思想的培养,使学生将创新创业的思维与计算机软件相结合。无论是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还是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都是长期的过程,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才能够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良好的成绩。
3.打造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首先,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让学生深入到企业中实习,了解更多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其次,学校可以设立计算机软件项目研发小组激励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学生对计算机软件有创新观点时,可以上报到学校,学校的专业教师认为项目可行,可以带领学生对该项目进行研发,教师为学生提供技术方面的指导。最后,学生可以申请参与教师的项目研发中,学生可以在项目实践中获取更多的动手机会,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提供一个较大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提高学校在计算机软件方向的教学质量。
总结:综上所述,信息社会不断的发展,计算机软件被应用在诸多领域中。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不仅提高了学校的就业率、学校的教学质量而且带动了社会中就业率的提高,但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缺乏完善的培养体系,培养的观念较为落后。所以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增加实践方面的内容,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术素养,学校也需要为计算机软件专业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更多的平台,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推动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洪芳. 试论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J]. 数字通信世界, 2018, 168(12):217.
[2]白保琦, 任泰明. 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讨[J]. 数码世界, 2018(9):224-224.
[3]蒋卫祥, 朱利华, 王小刚.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J]. 求知导刊, 2017(21):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