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群文阅读教学法应用于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月3期   作者:温文君
[导读] 在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
        在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同时,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也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认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主要遵循三个原则,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面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确保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核心素养的提出,正是希望在高位的教育方针和具体的教育实践之间,搭建一个桥梁,使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时刻将自己的教育教学与核心素养相对照,使得教育评价始终在一个科学、理性的轨道中推进。
        作为一线教学的老师,仔细解读之下发现,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基础”部分,分为“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这两点尤其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阅读来实现。近年来,群文阅读这一新兴的阅读教学方式逐渐兴起,这一方式使得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明确的实施路径,恰好符合这样的要求。一方面,群文阅读强调多读,补阅读量之不足,增加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另一方面,群文阅读强调会读,在多篇文章的对比性或联结性阅读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探索精神。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群文”这个新兴词汇,最初来自于台湾赵镜中教授的一次主题演讲,他指出:“把教材和课外读物组建为一个群,把他们的内容汇总在一起,围绕其中的一个议题,开展多文本教学。”此后,一些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对这一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一系列专题教育理论。群文阅读是国内语文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教学实践方式,以单位时间内多文本比较阅读为主要特征,以“集体构建”“寻求共识”为主要形态,以求提升学生概括、提炼信息等阅读的能力,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满足个性化阅读的需求。?
  这一理论之所以能受到众多人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它使教学真正回归到“阅读”本身,不仅能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增长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如默读、跳读、猜读、精读等,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群文阅读教学既是对阅读教学内容的突破,也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创新。


        ?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自2019年秋季统一使用的部编版语文新教材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古诗文所选篇幅大大增加,初中六册教材一共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当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以及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目标。然而古诗词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更是学业水平考试中得分率不高的一道题。部编版语文教材把四五首古诗词编为一课,表面上大大增加了古诗词的学习量和难度。实际上恰好体现了语文课程应该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一目标。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这个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既需要我们有大量阅读文本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要我们肩负起对传统文化的兼收并蓄与发扬光大。群文阅读教学这个概念应运而生。群文阅读目前在小学阶段应用的较为广泛,初中阶段一般多见于现代文的整合阅读。如何在教学中用好部编版教材,将群文阅读应用到古诗词教学当中去,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一线教学中所面临的切实值得解决的问题。
        与群文阅读相对的概念就是我们通常教学的最小单位---单篇课文。单篇阅读比较侧重于单篇精读,要求在一定程度内把每一词句加深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压缩课堂阅读的容量,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而群文阅读以单元整合、群文拓展主题,突破了语文教学“课文平行、主题并列、知识无序”的局面,实现了语文教学的递进。在此基础上选取教学的文章尤为重要,既要实现现有课程与课外知识的同步阅读,求同比异,又要使学生获得一定的阅读策略和体会到主题集中阅读的兴趣。
        将群文阅读教学应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之中,是对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充分挖掘和运用。是把语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转化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是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新方向,群文阅读集体构建的理念,课堂的开放性、主体性和交互性的课堂形态,协作、体验、探究式的阅读方式;丰厚了课堂的文化内涵。群文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在用有限的时间提高阅读质量。这就需要教师要积极探索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在研究的过程中基于文本,从多角度多层面入手。探索群文阅读教学的不同课堂推进模式,不拘泥于某种模式的教学。在课堂实践中让学生通过体验阅读、深度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古诗词学习真正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核心素养,提高当代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