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吕淑斌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月3期   作者: 吕淑斌
[导读] 近年来,伴随着我们国家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不断发展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们国家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取得一定程度上的转变,因此也使得初中的教学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都采用了一些不同的方法,而且也使得初中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还有就是,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与我们的生活非常的贴近,因此如果能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生活化教学,也可以增强同学们对这一学科的理解程度,让同学们把这一学科学的更好。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探讨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发展现状: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是学校的一个必然开展科目,而且其在考试中也占有着非常大的比重。但是,目前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了多方因素的影响,使得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之处,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目标不够符合。还有就是目前基于我们国家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制度模式下,使得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的强调一些知识,而对于同学们其他方面的素养提升不够重视,同时教学目标也不太够明确,只是单纯过于重视分数,不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有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都采用一些填鸭式教学,那就是老师普遍遵从课本上的知识而没有什么创新的特点,普遍呈现出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且也不能充分的体现出同学们的主体地位。
二、在初中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引用到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使用一些生活化的情境,从而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而且教学观念不能够及时更新等一系列弊端,如若能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引用生活化教学,那么将会极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让同学们能够更快更好的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因此老师如果想要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中顺利的开展,那么首先可以在课堂中引用一些生活情境,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过程中学生,首先应该掌握丰富的知识面儿,然后在循序渐进的让每位同学把课本理解透彻。再有就是,道德与法治本身就是一门文科性的学科,所以需要背的知识也非常多,而且其内容也偏单调以及枯燥,所以说就可能导致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更加的低迷。因此,老师就应该在课堂中适当的引用一些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情境,可以模拟一些真实情境或者是联系生活实际,让同学们在不自觉中对其产生兴趣。


(二)结合一些当下的时事热点事件:
        在初中的道德法治考试过程中,时事热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而且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也可以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观念,为同学们处理一些事情提供更多的方式方法。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巧妙地设置一些当下的时事热点事件,从而让同学们学习知识过程中与生活实践更加相结合,同时也可以不断地帮助同学们进行知识关键的更新,使其了解更多的实时热点,进而能够更好的学好道德与法治。
(三)让同学们走进生活,真正的感受生活化教学模式:
        我们国家曾经有一些教育机构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普遍都采用一些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老师极为注重对于学生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的部分。使得很多同学失去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不愿意去思考问题,只是单纯的等待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所以说,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就应该适当地对学生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教学,从而能够加深同学们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也能够让生活化教学模式真正的走入课堂中,让同学们感受到生活化教学带给他们的益处。比如说老师可以在保证同学们个人安全的情况下,适当的带同学们进行一些社会实践,可以带同学们参观一些博物馆,看看琳琅满目的商品,用现代之眼观察历史之奇观。同时也可以带领同学们去一些乡间田野进行实践,感受一下农民的辛勤劳作,让同学们真正的做到珍惜粮食。同时也能够让同学们真正的通过实践过程,在社会中成长。
结束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必须要用更加灵活、生动并且形象的方式去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将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内容与初中生所处的生活实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把教学建立于生活之上,也就是说要把生活教育贯彻到初中道德与法治建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教学目的。而且将生活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也可以实现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这一门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宋淼.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6):106.
[2]杨伦峰.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7(31):56+58.       
[3]姚彩霞.关于“有效性教学”模式的事件与思考[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0):274-2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