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有效性探究王桂娟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月3期   作者:王桂娟
[导读] 初中生物是一门结合试验和理论的学科,通过对手、眼、脑的利用
        摘要:初中生物是一门结合试验和理论的学科,通过对手、眼、脑的利用,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和基本原理。开展有效的生物课程教学,能够避免传统教学方式,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容易了解生物,认识身边之物,也能够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增强教学质量。初中生物课程有效性教学主要可以划为教学理念、师生关系、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本文是基于当前生物教学现状,提出一些有益于教学的有效性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更好的学习生物。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
前言
        我国在新课程教育背景下,对于生物课程教学有着更高的要求。即利用相应的课程,做出更高的教学价值,包括基本的教学任务和综合的教学素养,从这一点上看,摆脱传统僵硬教学,提高生物课程的有效性教学就显得很有必要。有效性教学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进行培育,同时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
1、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初中的生物课程教学更多仍是理论为主,实践为辅,而决定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还是学校要面对应试压力,需要即时提高学生的纸面成绩,因此教学的内容更加倾向于考试内容,也就是说试题的内容、出题方法等是受到试卷形式影响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就导致生物教学目的过于倾向化、简单化。另外,初中生物的教材更多是介绍基础生物知识和生物规律,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而过于课程课本化,就会使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了解不连贯,甚至断层,同时也容易引起学生的疲乏感,影响教学质量。再次是学校普遍对生物学这样中考占分少的科目不重视,过于挤占生物学课程的课时,导致课时量不足,仅仅是满足基本的教学任务,无法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而要改变生物课程教学的现状。对于以往课堂存在的“僵硬化”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效率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对策。
2、实行生物多元化教学理念
        提出新的教学理念,拒绝应试教育教学理念。传统教育理念无法从深层面上培养学生,也不满足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对于当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教师应该采用多元的新式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让教学活动能够在新指向的引导下顺利航行。新理念的核心应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进课堂,使教学更加有活力。树立学生主体理念是生物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第一理念。其实是树立核心素养教学意识,明确在教学中是以培养并发展适应学生的终身核心素养观念。最后则是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学、趣于学,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
        多元化教学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在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活动时能够将课堂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学生在参与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其实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科学意识等都能够得到提高。同时,在多元化理念指导下,教师不再是以教学任务为主,而是通过教学开发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以更高的热情参与生物教学活动。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听科学。”生物学本来就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要让学生多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这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就不再是空洞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讲述基因工程时,有的学生就提出将香蕉、苹果、梨、桃的基因组合在一起得到综合水果。

我对学生的设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他们在这方面以及其他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让学生敢于“异想天开”,当然这种“异想天开”要来源于科学。
3、改变教学关系、促进教学开展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实现有效性教学,就需要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需要和学生进行公平与对等的交流,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意识才能够被激发,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
3.1关注学生发展
        每个学生的特质都不同,其学习能力也是不一样的,要开展生物有效性教学,教师需要了解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能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健康阳光地参与到生物教学课程中。另外,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要学会鼓励学生,挖掘学生在生物学科上的优点,从全面的角度去认可学生和评价学生,让学生的闪光点都能够得到教师的重视与支持,以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尊重,从而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生物实验的学习活动中。最终让他们在生物的学习中获取充分自信,进而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
        3.2与学生及时交流
在进行生物课程教学时,生物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在实验课上既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又要和学生进行密切的互动,一方面能够提供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另一方面也能增强教学的质量,使实验结果得到质量保证。当然,教师在课下也要关心每一位学生,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能够亲近教师、信赖教师。
        3.3听取学生意见
生物课程教学中,教师不能成为一言堂,要鼓励学生发言,提出意见。在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适当开展教学反馈活动,让学生能够“当家做主”,为实验教学课堂的实施提出合理意见,以确保实验教学更符合学生需要。
4、利用趣味教学,增强积极性
        在开展生物教学时,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要学会让学生自主参与进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等。在教学上要结合课时特点,多元教学。例如小组合作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微课教学法等,结合这些方法,开展趣味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授“发酵现象”知识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有纪律、相互合作的展开实验活动,对知识进行探讨,教师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分小组来进行实验操作,有的学生进行记录、有的学生进行观察、有的学生进行总结,这样实验的效率不仅更高,也更能够达到有效实验教学的目的。再如,开展“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教学时,为让学生能够结合生活知识更好地理解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来思考大自然中的植物如何实现光合作用来产生氧气的,以在生活情境的创设中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与思考。
总结:
提高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有诸多方式,但是其核心一定是结合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完成基本的教学要求和综合的教学素养,从而能从容应试,健康发展。而应对到实际上,就是建立优质的学习文化,多元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提高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吴建英.谈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7.04.
[2]麻缔烈.初中生物实验的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教书育人,2015(34).
[3]张围围.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