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因为众多的优势而被广大教师所推崇,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发挥了极大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在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应用上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并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进行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前言: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了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到写作的基本功,并且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采取读写结合的方式,通过读与写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为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读写结合教学特点
1.1综合性
阅读与写作始终是语文教学与学习的两大重点与难点。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二者分离的教学,有的教师每周上一次写作课,可是写作的内容跟学生学习的课文没有直接的联系;还有的教师将所有的课文讲解之后,一学期才写一次作文。这些教学方式生硬地将阅读与写作分离,致使学生对课文无法理解透彻,对写作产生抵触心理。相较之下,采用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课堂更高效合理,一种教学方式包含两大能力的培养。
1.2实用性
读写结合就合理地引导学生将课本上所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所以这一教学方式的应用性极强。课本成为范本,写作方法与素材有迹可循,学生也就不会担心肚中无墨水,作文成为范文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在借鉴课本的过程中,反复揣摩作者写作意图,更是有利于学生对课本深层次的解读。
2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的主要现状
2.1学生的阅读兴趣较为低迷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只有当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但是在许多小学生的心中,阅读是一件非常无趣的事情,许多学生在阅读文章时甚至会打瞌睡,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之所以存在这一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学生的阅读兴趣较为低迷,使得他们对阅读教学有所抵触,他们的阅读水平就难以得到提升。
2.2教师对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有所忽视
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有着较大的优势,该教学法简单易行,学生在读写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尤其是通过后面的仿写或者续写,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该教学法有所忽视,他们往往有着一套自己的阅读教学模式,如有些教师习惯让学生先快速阅读文章,然后找出文章段落的主旨,最后再让学生去回答相应的问题。由于长期使用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培养,从而影响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3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应用思考
3.1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以读促写
由于语文这门学科较为特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也成为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却并不高,他们认为语文这门学科较枯燥乏味,不愿意对语文进行学习,从而导致课堂效率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成为教师应当考虑的问题。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改善这样的现状,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发展开对语文的学习。
古人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想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大量的阅读必不可少,只有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后,才能写出优美的文章。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和各项能力高速发展的阶段,此时教师对学生施以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小学生更好地吸收外来知识,进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仅能让小学生开阔视野,学习课外知识,还能使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获得质的飞跃,有利于小学生成为独当一面的语文人才。例如,教师在带领小学生学习《草船借箭》时,可以让学生学习其中的写作方法,在文中倒数第三段中有写“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这句话加以模仿,写出仿句,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3.2模仿文章进行仿写
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通过对优秀文章进行仿写,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学生自身的经历不够丰富,加之素材积累也不充分,直接写出一篇成熟的文章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模仿优秀文章写作也是一种可取的阅读写作训练方法。而且仿写这种方式,易于学生接受,也能够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时,文章中有对人物外貌非常精彩的描述,文章的语言使用非常符合人物的特色。因此,可以以本篇文章为例,模仿教材中人物外貌的描写手法。让学生从自身生活中选择一位比较熟悉的人,对其进行外貌描写。这样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课堂生活,使学习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3.3指导学生阅读后缩写复述,加深阅读理解
读写结合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巩固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此,我们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时,也必须关注学生对语文的理解。那么,指导学生对原文进行缩写和复述就是最好的方式。通过缩写,我们能够直接检测出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程度,了解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复述能够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为写作夯实基础。无论是缩写还是复述都是建立在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尤其是复述,学生需要结合自身理解,将原文内容用自己的话重新架构起来,不需要复述出文章的全部细节,只要能够有逻辑地表达出文章大概内容和故事发展。
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为例,这篇文章通过回忆了鲁迅先生几件事情,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这既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但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往往无法快速抓出这一中心思想。所以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并用自己的话谈感想,说一说文章主要记叙了那几件事情,分别突出了鲁迅先生怎样的形象,读完这篇课文,你是怎样理解鲁迅先生的。通过给学生设定一个复述的框架,让学生有思路有方向的感悟文本内容,并且用自己的话描述文本内容,最终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3.4课外阅读,提升读写能力
课外阅读,不仅仅是文字方面的阅读,也包括让学生品读生活。通过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不仅发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鼓励学生随阅读随笔记;启发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由读而感,由感而写的良好习惯。古人把阅读比作根,把作文比作叶子,根深才能叶茂。相信通过课内文章的学习,课外阅读的掌握,及学生对周围事物的体会,能让学生领会阅读与写作的必然联系,使其慢慢体会读书不仅能陶冶情操,更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4结语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同为语文教学中核心的两个重要内容,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阅读能力获得一定的提高,写作能力才会提高。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以阅读教学带动写作教学,实行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输送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靖永乔.小学语文课如何开展读写结合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6(9):170.
[2]刘小丽.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