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绘本是一种很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图书,它以图文并茂、趣味横生的阅读模式受到众多儿童的欢迎。有实验证明,对于学生的早期教育来说,绘本因为它内容的丰富性,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而且,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绘本更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故事的涵义。而且优秀绘本所描述的故事往往都有很强的趣味性,能通过生动形象的形式使学生理解故事中蕴含的哲理。绘本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阅读绘本,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低年级;绘本阅读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成为各学科中的教学目标。小学作为教育的启蒙阶段,同时也是奠定基础的阶段,核心素养教育的开展实施,为小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行性方向。
一、小学语文绘本阅读的教育价值
(一)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儿童绘本将图片和文字有机结合到一起,符合小学生的认知习惯,而且绘本内容主要以童话故事为主,符合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因此,绘本相比于文字教材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绘本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阅读的引导者和督促者,不要代替学生进行阅读,也不要将成人的理解和感受强加于孩子身上,而是要立足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够在自由的空间中阅读,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
(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不仅凸显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而且还能够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很少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与探索,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内动力,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小学语文绘本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主动去认识世界。小学生由于年龄有限,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相对匮乏,认识世界的过程相对比较困难,但是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绘本阅读给予了他们一个认识世界的通道,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第二,学生主动去改变世界。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学生在内心深处能够构建出自身的主观世界,表现为学生的学习行为,这种行为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从而改变客观世界。
二、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性缺失
在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如果学生不能主动进行绘本阅读,那么就会影响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的实施价值。在理论上而言,小学生对于绘本阅读应该是充满兴趣的,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有些学生并不喜欢绘本,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绘本的选择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相符。如果绘本的阅读难度很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很难独立完成阅读任务,也很难从绘本中找到阅读的乐趣,那么学生的阅读主动性肯定会有所下滑;如果绘本的阅读太过容易,学生会觉得“绘本好弱智啊!”,从而也会造成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性缺失。此外,绘本的新颖性也是影响学生阅读主动性的重要因素,对于中高段的小学生而言,他们阅读的绘本数量比较多,如果教师重复使用一样的绘本或者绘本缺乏新颖性,学生的阅读期望值就会降低,从而丧失绘本阅读兴趣。
(二)绘本主题与教材内容难以融合
随着人们对绘本阅读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绘本创作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不同的作者创造出来的绘本主题是不一样的,而且同一个作者创造出的绘本主题也会存在差异,这就造成了绘本主题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得小学语文教师在选择绘本时存在一定的难度。
绘本阅读教学只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并不能取代小学语言教学,因此绘本选择应该与教材内容相融合,共同实现新课改的要求。但是在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选择的绘本主题很难与教材内容融合到一起。教师在选择绘本主题时,不仅要关注到学生的阅读独特性,而且还要考虑绘本主题是否有助于教材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改进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习惯掌控课堂,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但是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认知方面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在绘本阅读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绘本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将课堂主体地位交给学生,给学生预留更多自由阅读的空间,让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二)精选绘本书籍,启发学生阅读动力
小学生绘本丰富多彩,教师在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绘本的选择,一方面要保证绘本的阅读价值,让学生通过绘本阅读教学能够有所收获;另一方面教师选择的绘本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材内容,这样才能启发学生对绘本的阅读动力,发挥出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绘本阅读资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分享阅读资源,交换绘本,让学生可以阅读到不同的绘本内容,增加学生阅读量,提高绘本利用率,而且还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诱发阅读内驱力,挖掘学生阅读潜能。
(三)重视教学设计,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的开展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绘本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重视教学设计,给学生创设出宽松自由的阅读环境,使得学生在绘本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感悟,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在绘本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拉近学生与阅读的距离。小学生生性好动,很难静下心来开展阅读,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该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阅读场景,让学生更快进入阅读状态;第二,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距离相对比较远,学生对教师有一种莫名的畏惧,不愿意向教师袒露心声,害怕与教师沟通,使得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并不符合学生的期待,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得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现阶段的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真正融入阅读教学中,并从绘本阅读中有所收获;第三,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在绘本阅读教学中不只是以“读”为主,还应该开展多元的活动,比如角色扮演、合作讨论等方式,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加学生阅读的成就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结语
总之,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中,绘本阅读在其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虽然现阶段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文章上述的学生的主体性缺失、绘本选择难度大以及教学设计缺乏系统性等,但教师要以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加强对新课程的学习,勇于转变自己的观念、思维、角色,能够以现代教学思想,在日常教学中重视绘本阅读教学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绘本的选择,设计出符合学生期待的绘本阅读教学活动以及高效的绘本教学。
参考文献
[1]许娜亮.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初探[J].名师在线,2019(4):42-43.
[2]张盼盼.小学语文中高段绘本教学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7.
[3]俞姝轶.小学绘本阅读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