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师应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师的品行、学识、教学艺术、处世态度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健全人格的养成等方面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真爱 温暖 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指教师个人成熟的综合素质及个人修养所表现出来能够感染和教育学生的一种教育力量。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作为知识的引领者,理应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这样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等方面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笔者结合自身二十年的高中教学经历,总结出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会从以下四个方面(教师的品行、教师的学识、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师的处世态度)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教师的品行。
爱因斯坦说过,教师的品行就是道德标准,青少年学生具有“向师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他们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作为自己的学习内容,模仿的对象。如果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善良与真诚,那么他们会在自己的言行中有意无意地模仿教师的美德,他们也会逐渐形成善良、真诚的人格,教师关爱他们,善待他们,他们就会信心十足,发挥自身无穷的潜力,去迎接一个个的挑战,去拥抱一个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教师的人格魅力使他们受益终身!
二、教师的学识。
爱因斯坦说过“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就是教师的德和才。无德无才的教师是绝不可能受到尊敬和爱戴的。”作为一名教师,真正能吸引学生的,对学生产生终身魅力的,还是学识。学识不足的教师,永远成不了“大师”,成不了教育家,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教书匠”。
中国早期话剧活动家,艺术教育家李叔同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把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更重要。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原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种深厚的学识或文化底蕴,显然是一个普通的图画、音乐老师所不能比的。
大量的事实证明,现在的学生不喜欢那种古板、单一的教师,而是喜欢那些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教师。教师兴趣、特长的丰富性,将表现出教师自身人格力的丰富性,同时会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使其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这样的教师将会象一块磁石一般,牢牢地把学生吸引在自己的身边,真正能培养出“自已的学生”。
三、教师的教学艺术。
教师的教学艺术,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学生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的重要保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艺术,于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学生!纵观优秀教师的课,既有活力又有魅力,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我想若要把课上成这种效果,首先就要端正思想,钻研教学,根据不同的课型,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笔者是这么做的:比如,教授戏剧单元时,我们可以采用让学生排课本剧的形式完成,学生在排演的过程中既可以充分解读文本,又可以通过情景再现表达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一举两得!教授诗歌时,我们可以采用朗诵比赛,或制作小课件播放的形式,以此传达学生对整首诗的理解;讲小说时,可以召开研讨会,分析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讲文言文时,采取以点带面,小组合作的方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会使学生记忆深刻,何乐而不为?而习题课就更宽松了,针对不同的题目,我们可以灵活的举例子,我通常都会拿学生或学生喜欢的人物,喜欢做的事举例子,深入浅出,易于接受!曾经一堂《我与地坛》让全班同学潸然泪下,源于文章的感染力,音乐的烘托和我的动情诉说;曾经一节《一剪梅》让诗情画意充盈师生心间,源于我的自制flish和亲身配乐演唱;曾经一场围绕《祝福》中人物祥林嫂的人生到底有没有春天的辩论赛,盛况空前,源于对学生的指导、鼓励……这样的教学如何不会影响到学生呢?实践证明,教师的教学艺术一定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教师的处世态度。
被誉为“万世之师”的陶行知先生一生为师,注重表率,良好的师表风范,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教育生涯说明,为师躬行自明,身体力行,才能立教于天下。教师真诚的对人对事,认真求实的工作作风都将直接正面影响学生。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认识是非曲直,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这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乐观豁达,正直无私,厚德博学,笃行创新,将是学生一生的财富。用教师伟大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一定就会达到雨润心田,花开满园的效果!
总之,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无限的,教师的品德知识魅力更是无穷的。因这种影响深远而巨大,故其价值也是无法估量的!教师用真爱去温暖诗意和远方,学生承其温度,也定会铸造自身完美的灵魂 ,德行天下,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有价值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