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中职数学改革与实践——以一元函数的导数为例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4期   作者:刘晋忠
[导读] 根据职业学校的生源特点,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
         摘要:根据职业学校的生源特点,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以一元函数的导数为例,从课堂案例选择、情境构建及信息化技术手段选择等方面进行数学教学设计,并付诸课堂教学。通过融入实际问题,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推动翻转课堂教学在中职数学中的改革与实践,增强中职数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中职数学;导数
         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欠佳,甚至有的学生会谈“数”色变。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讨论为主,课前学习数学知识点,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讨论中,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本教学团队以中职数学课程为突破点,借助现代网络信息化平台,积极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以具体案例设计为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翻转课堂设计背景
1.1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伴随着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招生制度的改革,中职教育正面临招生渠道多和生源质量下降的挑战。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弱,不具备较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较低。但是,学生对新知识的信息技术呈现形式又很好奇,乐于动手实践新知识。如果能将逻辑严谨的数学知识用简单直白的方式教授给学生,一定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基于以上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本团队教师以一元函数的导数为案例,设计出利用信息化手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2 翻转课堂符合职业学校教学实际
         中职院校的数学课程有别于普高层次的数学课程,中职数学更注重数学知识在专业领域的实用性,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传统的“黑板+课件”的课堂教授方式,对于数学基础较弱的中职学生可能会感觉比较枯燥。翻转课堂的授课模式,首先提前给学生布置简单实用的学习任务,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数学知识,包括微课短视频和各种电子资源;课堂上老师和学生集中分组讨论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者解决具体的数学计算问题。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更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符合职业学校的教学实际。
2 翻转课堂案例设计——以一元函数的导数为例
2.1 教学内容与目标
         本节课以变速直线运动为切入点,讲解一元函数导数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并进行飞行仿真模拟航迹曲线实操。计划2课时。具体教学目标如下:第一、知识目标。掌握一元函数导数的概念、几何意义及其计算方法。第二、能力目标。深刻理解导数的概念,增强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数学素养目标。在观察和认识问题时,使学生抓住函数关系,将导数的概念广义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
2.2 教学过程设计模式
2.2.1课前自学设计
         教师在课前布置学习任务并提出相关思考问题,借助网络平台发布数学微课短视频(即一元函数导数的引入案例和概念讲解),并配套3个小的练习题目。
         学生课前独自观看微课视频,并完成相应的简单练习题目。如果遇到自己理解不了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加以解决,或者总结出相关问题到课堂上与老师共同探讨,最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物理问题。
2.2.2课堂任务设计
         (1)教师回顾课前任务,播放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动画视频,直观展示运动速度的变换;(2)讲解导数概念时,教师结合动画视频,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方法过渡到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引出导数的定义;(3)教师根据课前平台测试结果,对于导数定义作出物理应用和几何应用的讲解,鼓励学生在课堂讲解对一元函数导数的理解;(4)教师设置课堂练习题目,学生做完之后进行小组讨论与评判,老师对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5)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包括课后习题作业和小组拓展作业。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一元函数导数的概念,并会进行初等函数导数的计算。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以小组形式汇报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应用。学生观察变速运动过程,结合教师的讲解,思考各种有关变化率的问题。学生完成课堂测试练习题目,了解自己对于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2.2.3课后跟踪设计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目,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可以进行在线答疑。学生还可以进行导数应用方面的拓展学习,为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开阔视野。
2.3 翻转课堂教学反思
         第一,本节课针对中职学校的学生,以变速直线运动为切入点,利用视频动画引入概念定理,游戏动画辅助考核知识,思维导图梳理知识,学生操作实时投屏等多种信息化手段的使用,使得数学抽象问题形象化,枯燥问题趣味化,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解决了数学课与应用脱节的问题,使教学活动更加高效。第二,职教云学习平台的使用,全程采集全员学习数据,实时反馈教学效果,评价快速准确,结果真实可靠,提高教学的精准指导。

图1.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式
3 结语
对于中职数学课程中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我们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对所设计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地修改和补充,因此,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工作。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大规模地应用在全校各班级当中,而普及到全校的大班课堂中还需要时间,也需要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解决种种困难与障碍,为今后更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做准备。
参考文献:【1】刘慧敏. 翻转课堂在中职数学教学的应用尝试——以“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为例[J].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7, 000(001):78-80.
【2】郑丹, 李文铭. 翻转课堂在职高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指数函数的概念》教学为例[J]. 考试周刊, 2015, 000(058):70-70,71.
【3】王浩.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导学案的设计探究——以“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函数特征”为例[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7(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