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的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及策略探索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4期   作者:吴朝霞
[导读] 中学语文新课程的标准提出:“中学语文的作文教学需要依据新媒体技术
         摘要:中学语文新课程的标准提出:“中学语文的作文教学需要依据新媒体技术,指引学生抒发出自己所悟出的真情实感,使学生动笔不难、善于表达。”这一句话说明了现阶段新媒体环境和中学语文的作文教学需要有效的结合,取长补短。本篇文章对于新媒体环境下中学语文的作文教学现状实施探究,并给出一些可行的措施,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初中作文;现状;策略
         伴随国家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互联网技术和教育之间的相互融合备受关注。现阶段新媒体的发展给中学语文的作文教学增添了色彩,不只是充实了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资料,还增加了学生写作的形式,新媒体已然变成现阶段中学语文中写作教学的主要工具。在新时期,中学语文老师需要主动的探究新媒体环境下中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新形式,有效的发挥新媒体具有的优势,进一步挖掘学生潜在的创作能力,增强学生在写作思维方面的能力。
         一、新媒体环境下中学语文的作文教学现状
         语文是学习别的学科的基础,过硬的语文功底可以增强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别的学科的学习。中学是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借助作文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和沟通方面的能力。所以中学作文的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老师经常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倾注时间与精力,然而付出和回报并不成正比,学生实际的作文水平并没有获得提升。首先,中学语文的作文教学存在课堂过于沉闷,学生缺少自由。在之前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一般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机械的进行写作。在课堂学习中,学生被规定的题目、写作时间以及写作字数这些因素所制约,对于作文课没有兴趣,没有创作的热情,造成课堂作文的内容过于单调。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一般是依据课本的作文板块展开,设定一个固定的土木,或者是作文的范畴,之后老师针对于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最后要求学生自主的去写作。这种教学方式未能激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更加难以使学生有效的实施创作,完成有创意的表达。反之可能造成学生对于作文写作没有灵感,以至于最后出现厌恶情绪。其次,老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经验较为丰富的老师通常被自身的教学经验所制约,很难转变之前的教学方式,经验已经变成了老师教学的一大障碍。这些老师很难冲破经验的束缚,进而完成对于教学方式的创新。对于青年老师来说,可以利用新媒体来寻找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巧妙的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然而因为缺少相关的教学经验,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依据网络媒体,提升学生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驱动力。唯有千方百计的使学生乐于学,才可以使学生发挥出自身的思想与情感,提升学生对于写作的欲望。但是,长时间乏味的作文课堂已然不能激起学生对于创作的兴趣,这时就需要有一个新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对于写作的积极性,新媒体顺势被运用到中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中。国家也开通了相关的网络平台为学生服务,致力于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新媒体资源的有着很多的声、文、像、图让学生有焕然一新的感觉,合理的情境设计经常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例如在以“我爱秋天”作文题目展开写作时,部分学生一般绞尽脑汁的思考秋天的场景,作为每天都在学校的学生很难想起秋天景色的细节,还有就是当下美丽的校园正在长期的被绿所包围,难以看到秋天的景色。这时老师应该使用多媒体来给学生展示丰收时期的田园、发黄的草色、辛勤的农民、金色的落叶以及南飞的大雁等,还能够添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样美丽的秋景图映入脑海,秋天的忙碌和秋景的凄美既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秋的联想,提升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又如在写一篇“感恩父母”的作文时,老师已经运用新媒体查找一些汶川地震、唐山大地震中表现出伟大的父爱与母爱的故事,也能够收集部分体现父爱和母爱的故事,使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故事来展开写作的思路,让写出作文变得动人心弦。
         三、设计逼真情境,激发学生联想
         被生活阅历以及年龄所制约,大部分中学生相关的社会经验缺乏,只有碰到作文题目,经常出现“无米下炊”这一现象,为了达到作文的需求,一般都是千方百计的编造出一些不符合实际的东西,这就失去了写作的本来意义。写作是一种较为精细的工作,每个著名的作家都是懂得观察生活的人,没有真实的观察过就没有写作权。中学生具有的生活阅历十分有限,这就需要借助新媒体为学生设计较为逼真的教学情境,像是环卫工人的艰辛与农民的辛苦劳动这些场景,激起学生对于自己周边生活的联想与思考,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了解之前模糊的形象。例如,在写一篇“我心目中的医生”的作文时,大部分学生就是自身对于医生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崇敬却不了解,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写作。这时,应该把班里的学生平均分成小组,各个小组都可以在网络上查找关于医生的资料和故事,这样来启发学生对于医生有了一定印象,之后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救死扶伤的视频,借助较为逼真的情境使得学生对于医生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进而激发学生的联想。比如一些学生写急诊科医生的忙碌,让濒临死亡的人获得重生,表达了对于医生的敬佩之情;还有一些学生写的是科室医生,还有门诊医生,表现出对医生专业的崇敬之情,使得学生的记忆可以不断的迸发出来,写出一篇优质的作文。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延伸出了现代的新媒体教学方式,新媒体环境下中学语文的作文教学就是对于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其跟随时代发展的趋势,是现阶段信息技术和语文的作文教育相互融合。身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需要采用开放的意识以及勇于担当的气度有效的利用多种多样的新媒体资源,提升中学语文的作文教学具有的时效性,这也是时代发展老师需要肩负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杜芊. 新媒体影响下的初中作文教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2]曹瀚心. 新媒体背景下的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鲁东大学,2019.
         [3]张露. 新媒体时代下高中作文教学“读者意识”的确立[D].辽宁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