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物理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4期   作者:俞发辉
[导读]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让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自主探究、创新精神和实践、科学思维和态度等方面的能力。所以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时,把注重点放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终身学习愿望,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一、以物理概念为基础,形成物理学科的思维品质
         新课程标准强调:概念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建立过程,物理概念是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在物理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从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提升到对知识的理性认识,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能直观的感受。学生学在习概念时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概念的干扰、感性认识不足导致概念不清、抽象思维能力不强难以理解概念、概念间的混淆等等。因此,我们概念教学时,应深入挖掘知识的形成过程,要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将概念教学中的疑惑进行具体化、问题化,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研讨的问题情境,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学生对概念明朗化、清晰化,让学生体会到主动学习的乐趣。
         二、以规律教学的主线化,提升物理学科的学科思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物理知识中,概念教学是基石,基本规律是物理教学的中心。物理规律是建立在物理概念基础之上的更深层次的知识点,反映了物理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压缩了的知识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规律的形式,通过习题讲解,让学生掌握知识规律和内涵。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场景和过程的构建,没有挖掘规律其本质,只注重表象,没有理解规律的精髓。
         在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构建物理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已有概念和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思维,运用比较、分类、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判断、推理和想象等方法,抓住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和内在联系。通过巧设例题和习题,内化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通过教师示范和师生共同讨论,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实际问题讨论,深化、活化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物理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逐步训练学生运用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规律教学的起初,不宜一味地追求“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更应重视规律的固化,难度不能高,进度要慢,经常反复,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模仿中理解,在理解中应用。
         物理规律教学中,还应让学生了解规律建立的简要历史过程、作用、地位、意义,认识学习规律的必要性,避免学生在规律学习中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果。如学习行星运动规律、电磁感应现象,牛顿运动定律等,让学生了解规律发现的曲折历程,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科学态度,逐步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以实验探究为根基,内化物理学科的科学探究能力
         物理探究式教学是利用探究的形式进行科学内容的教学,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过程的探究特征。实验探究教学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物理规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学生应用已学过的知识,自己设计实验,或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来探索物理规律,从而获得新知识并加以应用。如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中,让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加深对电流表的内外接法和滑动变阻器接法的理解,培养让学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要服务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知识的获取能力。在探究中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会科学的方法,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的熏陶。
 四、 积极开展物理课外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挖掘教材、拓展和整合教学内容,通过有趣的课外实践来活化教材内容,是实现“用教材教”的必然选择,从更深的层次来看,它们又是教师角色改变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新课程核心理念,也是赋予教师的新要求。通过教学实践更使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创造性地挖掘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的生活实际,更适合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和学习方式,才能使物理学习成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物理教学内容开发是无尽的。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学生对活动非常感兴趣。依据“新课程”的理论,教师要把教材上抽象的、静态的前人积累下来的物理知识经验,设计成有趣的、形象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的情景中发现、探索、体验挫折与成功,亲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的过程,理解物理的思想方法,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用科学的方法总结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科学素养以及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积极为学生创设条件,让他们真正参与到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奠定终生发展的科学素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