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教会学生阅读,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与思维,理解能力在很大程度也可以得到提高,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增加有极其大的帮助,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化。群文阅读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新型语文阅读方式,对于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想要长远利用好群文阅读,教师要注意策略、方式方法,最终目的是建设高效率语文课堂。本篇文章论述了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作用与对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高效课堂构建
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群文阅读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追捧与研究,社会关注度不断增高。群文阅读是针对传统阅读方式提出的,避免阅读过于注重教材,传统阅读的方式并不能实质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知识广度。群文阅读的出现有效弥补了传统语文阅读课的弊端,以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问题是在高中阶段,由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深入人心,对于群文阅读的实行有着一定的阻力。对此要想将群文阅读推广下去,教师队伍就需要革新自我观念、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建构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群文阅读课堂。
一、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作用分析
什么是群文阅读?群文阅读就是教师围绕某一有意义的话题,选择一篇或者一组文章,师生共同围绕选择话题进行阅读、讨论,最终达成相关话题共识[1]。群文阅读是素质教育下新的阅读方式的发展,对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打破应试教育的牢笼,整体提升高中生的阅读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阅读效果
群文阅读的有序性、连贯性、主题性完全打破了传统单篇阅读孤立性的弊端,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十分有效。高中阶段学生应具备整体阅读的能力,从一系列主题性阅读出发,有效提升阅读的连续性与情境性,进而提升阅读效果。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量
多年以来,语文教材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来源,教材知识面的限制,造成了学生们知识匮乏。群文阅读正是对传统阅读方式的弥补,它不仅仅涵盖书本的基础阅读篇目,还涉及更多的课外读物,对于学生知识的丰富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再为学生选择一些高质量的课外读物,对于学生阅读量的提高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三)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阅读是学生成长阶段积累知识的主要手段,通过阅读可以增广博文,完善自我心境,懂礼教,明得失。群文阅读作为一种特殊的阅读方式,它基于教材知识,又远远高于教材知识,一些课外读物的增多,对于发展学生思维、开阔学生头脑,以及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教会学生阅读就抵挡不住他的成长。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阅读的好习惯[2]。
二、高中语文群文阅读高校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学模式的发展仍然无法突破枷锁,作为主动学习者却只能依照教师的节奏进行学习,教师主宰整个课堂,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无法促进学生能力真正得以提升的。倘若实施群文阅读,教师依旧不改自己的教学观念,那么教学质量的提高仍然不可能实现。
因此,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实现必须依赖于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的积极转变,真正做到“为学生而教”。例如:在课文《老人与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课文,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有着积极的影响。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身心各方面发展尚未成熟。加之,应试教育背景下忽视学生的真正需求,功利性的教学方式让整个课堂环境弥漫着压力,不利于学生们潜心阅读,对于构建高效群文阅读课堂十分不利。群文阅读课堂应该是轻松的、愉悦的、各抒己见的,如此才能令学生们真正融入阅读课堂。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学生对于群文阅读的兴趣[3]。
(三)有效设计问题
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收获更多对于文章的理解是群文阅读的目的所在,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并不能像以前那样一字一句的解释全文,而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以宏观的姿态去把握全文、理解全文、总结文章的整体思想。同时,教师还需要通过问题的设定去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的整体思维。例如: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选择了《荷塘月色》、《沉沦》、《故都的秋》三篇文章,针对文章提出了一下问题:“你认为三篇文章之间有何共性?”、“三篇文章给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些段落?为什么?”等问题。以较为综合的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文章主旨。
(四)选择合适的文章和中心议题
合适的文章与议题是群文阅读成功的一半,教师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立足学生整体水平,同时适当高于学生水平,为学生搭建合适的支架,从而促进群文阅读的展开[4]。对此,就要求教师对于自己的学生群体有清楚的认识,同时为其选择合适的文章以及中心议题,也是对于师生之间默契度的考验。
(五)科学安排阅读时间
群文阅读的一大特点就是材料较为丰富,在一定的阅读时间内完成,对于学生是一大挑战。如果学生没有充足的阅读时间,那么群文阅读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群文阅读的作用也就无法发挥出来。在课程安排时,务必为学生每周安排一到两节阅读课,教师给予一定阅读主题的推荐。学生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受教主体,要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在一节课的群文阅读结束时,对于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例如:教师可以每周举行一个阅读分享会,学生可以将本周阅读过,并且觉得值得读的文章分享给同学。
结语:
总的来讲,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方法,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起着积极的作用,群文阅读的开展不仅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摆脱传统语文课的枷锁,还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要求。群文阅读的顺利开展需要教师与同学们之间的默契配合,教师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学生积极执行,共同推进群文阅读的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刘佳音.高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7.
[2]桂相平.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
[3]张超.“群文阅读”教学法在高中古代诗文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6.
[4]王志椒.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之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