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其与小学语文的融合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语文知识的理解,让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形象,让教学资源更加丰富,能够有效弥补学生抽象思维发展不足这一缺点。具体而言,信息技术能够改善传统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开放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除此外,在学生看图写话、写作之中也大有助益。本文基于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尝试与体会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整合;尝试与体会
引言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以教学内容和侧重点为依据,对在课堂上应用的信息技术加以选择,以此来保证最大程度上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积极作用。另外,这样做还具有拓宽视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效果,所以很有必要将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
一、小学语文现代化教学现状
教育现代化,就是利用教育的理论,然后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展开教育活动,利用信息技术对教育过程和内容进行设计、开发、利用和管理,从而实现对教育的优化。现在很多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对文字、数据等一些信息进行处理,还可以对视频、音频等多样化的信息进行处理。多媒体将这些信息结合在一起并进行综合处理,形成人们想要的样子。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方法,让计算机成为了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成员,让传统老式的教育变得多样化,使教育的面貌焕然一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在,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潮流,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来,逐渐代替了以往的传统教育,展现出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不少小学教师都会利用课件来为学生授课,这些课件的图像、文字、声音可以随意改变,改变成学生喜欢的样子,向学生展示形式多样的功能,这些有趣的图像和好听的音乐以及一些益智类游戏都可以让学生学习的时候更加轻松愉悦,让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学习。
二、信息技术的作用
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出现,对学生的学习环境具有优化作用。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改进教学环境的工作提供了支持。常见的信息技术包括网络平台、多媒体技术等,教师可以利用上述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学习环境进行优化,利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料,增加语文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趣味性,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的水准、质量均可以得到保障。除此之外,作为全球信息的交互媒介,互联网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互联网,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国际化,教学资源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对优化学习体验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互联网为师生提供了获取资源的全新途径,在互联网上获取并学习知识,更加符合当今社会的特点[1]。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通常以书籍为载体,难以人为地对其进行拓展或更改,信息化教学使学习资源更加开放,弥补原有教学模式的不足,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多个渠道搜集学习资源,利用全新的手段学习语文知识。
三、信息技术的特点
信息技术具有技术性,主要是因为它是现代的科学,非常先进,里面的功能也非常多,这就要求使用者必须要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并且需要具备一定的经验。信息技术服务的主体是信息,它最主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提高对信息处理的效率,我们利用最多的也就是信息技术的这一点,它主要是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和一些通信技术来设计的。比方说现在的人工智能,它就是将信息和人类生活特点完美地结合起来,让信息处理系统更加的人性化。
四、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现代语文教学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取其精华,又去其糟粕。在时代的发展中,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是必要的因素。小学生的思维认知以具体思维为主,现代信息技术则利用声、光、电的形式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通过形象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吸引学生对新知识的注意力。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语文教师要利用好信息技术辅助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伴随着教学设备的更新,课堂教学中有了较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大优势,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能够起到渲染气氛和创造情境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积极的联想和想象。例如,在学习《海底世界》这篇文章时,部分学生没有见过大海,难以感知到大海的魅力,单纯凭借文本中的字眼难以感受到海底世界的魅力,理解课文的难度也比较大。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感知海底世界,语文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带入到海底世界的情境下,学生在教师播放的动画中感受深海中的美景,珊瑚伴着水流翩翩起舞,各样的鱼在水底嬉戏,为学生再现了具体而生动的学习环境。现代信息技术为情境的创设提供了契机,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能够积极主动地在信息技术作用下学习语文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遵守合理性原则
现代信息技术终究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其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的黑板+粉笔信的课堂,我们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应该明确这一点,切记滥用、妄用。如果一味地依赖信息技术,比如依靠多媒体课件,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在课堂上播放大量图片和视频,只会本末倒置,让教学失去重点和价值。这种“畸形”的“念课件”不应该是语文课的主旋律。学生虽然会被图片和视频吸引,但也失去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所以,我们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因需促教,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率。
结束语
新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形式,知识的容量也大大提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公民应该具备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技术于教学领域,实现信息技术和各个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丰富学科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并为教学工作提供辅助工具。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巧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
参考文献
[1]任晓坤,于健.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几点尝试与探索[J].学周刊,2018(09):154-155.
[2]杨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几点体会[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二).: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6:813-814.
[3]高侠.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尝试[J].学周刊,2014(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