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该积极地向着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不断地努力,保证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各方面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关注其写作水平的提升,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稳步地提高,为后续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迎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解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对策
引言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转变落后的教学方法,仍然将学生的成绩当作评判学生语文能力与语文知识的标准。很显然这样的思想是错误的,教师应更新思想观念,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当作课堂教学的目标,同时采取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尽可能实现课堂的延伸,如此也能让学生油然而生参与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积极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教材内容覆盖不全
现阶段,很多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习惯于照本宣科,为学生讲解的内容多是课本上的现有知识,很少会做出相应的迁移,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接触到新的词汇时表现得一脸茫然,对于句子的意思也是似懂非懂,教师并没有让学生理解使用新词汇的技巧,以至于很多预习不到位的学生无法理解句子的意思,这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十分的不利。另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词汇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出现了相互脱节的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准确地理解词汇的基本含义,所以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始终达不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二)教师教学方式的不足
教师教学方式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没有系统地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从教材内容来看,其缺少与口语情境方面训练的内容,加上教师没有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这也是当前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小学阶段的教材从内容上来看缺乏与生活有关的情境讨论,只有字词造句、补充诗句等这样的题目,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讨论型、读一读等,这些都不在课堂上进行。教师在提问学生时也主要集中在优秀生为主,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长期以往,这方面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只会越来越差,由于没有机会开口说话,其在课堂上也逐渐保持沉默,这并不利于学生学习。另一方面,目前各个学校主要是重视书面内容为主,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十分重视学生的成绩,学生没有过多的机会锻炼自身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大声朗读死记硬背,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学生在没有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背诵,整个学习过程处于被动的状态,最终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受到了阻碍。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逐步地丰富教学教材的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现阶段最需要做的就是改变思路,使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摒弃以往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积极地利用多元化方案,促使教材的内容覆盖面更广,学生的接触面更大,由此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教材涉及的教学内容有限,如果教师一味地遵从课本知识,学生的认知将会受到限制。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适当地做出迁移,就某一课时的内容延伸开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其在掌握了一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又能学习到新的内容,这将为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奠定稳固的基础。虽然课本的知识较为单一,但是教师可以适当地转变思路,通过合理地延伸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拥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在良好的氛围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营造良好氛围,使学生敢于表达
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学生会因为课堂氛围太过严肃而不敢发言,教师在教学时总是比较刻板,这样就会让课堂的教学氛围过于紧张和压抑。所以,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要能够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首先教师需要调整自己的角色,要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和学生交流,让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提升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不但可以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不再对教师存在抵触心理。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即使在表达时存在错误,教师依旧要保持对其和蔼的态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发言中,敢于表达自己心中所想,让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发言,在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注重分段培养,夯实学生表达基础
不同年级的学生,其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时,教师要分年级、分阶段进行培养。低年级阶段是学习拼音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中教师要让学生发准声韵调,这是关键基础,并且要让学生读准常用字,要能够掌握语流中音变的规律。而在中年级阶段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多读一些优美的文章,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做好词汇的积累,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高年级则需要重点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交流,提升学生口语文明和语言的需求,加强学生语言倾听和表达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对小学生的发展而言学生的语言表达也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处处留心,努力开发并利用各种有益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资源,创造性地开展相关的训练活动,如此才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秋婷.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北方文学,2019(32):233-234.
[2]林筱敏.注重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J].华夏教师,2019(06):22.
[3]孙静静.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东西南北,2018(1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