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构建兴趣课堂的策略解读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4批次   作者:王映玲
[导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对此,教师要牢牢把握学生的兴趣所在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对此,教师要牢牢把握学生的兴趣所在,从学生兴趣出发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兴趣中高效学习。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转换传统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设真实的教育情境等方式入手。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兴趣课堂
前言
        小学语文课堂是学生整个受教育阶段文学涵养促成的重要基础阶段。对于学生整个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向导作用。对于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有难度的要求,就是要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点,从喜欢出发,逐渐养成内在的好习惯。同时,注重学生的文字书写能力、文学作品的感受能力。能力的培养要放弃僵硬的传统教学模式,围绕兴趣课堂这个核心,将教学观念转变成“教师更好的教,学生更有成就的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兴趣。关键在于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是从内心深处尊重、爱护学生的,是学生友好的朋友。兴趣课堂的素材不应该拘束与简单的课本知识,应该广泛的吸收生活中的素材,用真实生活的事例来丰富课堂内容。教师的教学应该是一种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求取进步。文章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养成学习习惯、生成学习情感
        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总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多应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成对学习的态度与认识。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教会学生学会阅读、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教会一个孩子阅读,就再也抵挡不住他的成长。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教师与家长共同合力下,督促中慢慢养成的。家校合力更容易达到培养孩子的各种要求,同时也要注意教育的连续性与一致性。语文教学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感,培养孩子的情商,不仅仅教会孩子知识更是教会孩子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在今后融入社会。语文这门课程更加注重对于情感的启发,有些教育机构提出了“情商语文”的口号,语文的学习是最贴近生活的,每一天的成长都需要用语言和文字去感受。
二、积极地应用思维, 引发学生的疑问
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我们只有探索未知,才能收获新的成果和知识。对于教学,我们也应该采用这个思路,要敢于探索。为了使学生的心智更加完善,语文课本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本身,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例如:大家所熟悉的《晏子使楚》,在教学设计上主要是对晏子魅力人格的赞扬。其中晏子以“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积,叶陡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以此迎来了该有的尊严。但这样解读只是从个人角度来看,避免有些狭窄。从国家方面来看,想要获得尊重,个人的作用固然明显,但国家的强大也很重要。这就启发学生思考国富与民强的关系,使学生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

既使他们的年纪会有所限制,知识面比较窄,但对于引导他们用不同的观点看问题具有很大作用。语文教学需要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虽然课文选读都是经过提炼的好文章,但它更加需要一个生活环境去体验它的真谛。所以,语文教学需要真实的生活。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直观化的展现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层面尚未成熟,对于教学方式的运用,应该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小学低年级学生更适合使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在如今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的呈现,有助于小学生的理解。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可以倾向于视频呈现、三维立体呈现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下产生的,作为教师应积极与时代同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小学语文教学可以通过真实情境的展现,让学生更加深入、形象的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含义,也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直观教学方法的使用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与意识,对于教学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设计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一种极佳的学习环境,在积极主动的环境中学习,可以使学生的心态更加放松,激发出更多的兴趣和活力并且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类学科,具有浓厚的自主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求老师需要充分挖掘学生情感,碰撞出情感的共鸣。进而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使人文情怀充分发挥,让学生更加懂得人文情感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创造情景成为一个重要环节,例如:在学习《一支杏花》时,老师可以自备一些杏花,让学生切身感受杏花的美。使他们感受到在生活中有很多像杏花一样的美好事物,为学习这篇文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还可以根据一些美观的视频去欣赏杏花,让学生感受杏花的动态美。另外,朗诵比赛是一个很好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因为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篇目进行朗诵,在演讲台上又能锻炼学生的胆量,敢于有勇气面对困难与挑战。游戏同样是孩子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措施,游戏能够释放孩子的天性,散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游戏中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有的放矢。也可以结合学生年龄段所感兴趣的东西,给予他们机会去表达自己心中热爱的事物,这无疑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时,再加上老师的积极引导和帮助 ,即便是学生自身能力不太够,也能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也很关键,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客观条件的阻碍已经大大降低,老师应该注重采用多种交流方式去带动学生。不仅仅只限制在课堂上的互动,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存在感是高效学习的重要一步。最后,小学语文教学不应该忽视人文关怀,小学语文在其中将能发挥潜在的作用,是应充分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大事件。
参考文献
[1] 梅秋林.魅力课堂,兴趣为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路探析[J].科教导刊,2017(1) .
[2] 王小燕.抓兴趣,促交流———小学语文活跃课堂心得[J].新课程,2016(4) .
[3] 徐闽.激发学生学习小学语文兴趣的研究[J].中外交流,2017(24)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