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中的重要课程,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就小学生而言,单纯文字上的阅读兴趣培养具有很大的难度。因此,为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改换教学策略,将趣味性阅读策略加入教学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扩大阅读面,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本文基于谈小学语文阅读中的趣味教学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趣味教学
引言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重点,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自主阅读活动,通过大量阅读掌握教师讲授的阅读方法。教师也要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一、设置阶段性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计划的可行性
在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日常生活的知识积累和课堂理论性的知识学习同样重要。学生不仅需要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在生活实际中进行探索实践,在丰富自身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将实践认知融入阅读知识当中,加入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探究,从而提高自身阅读学习的效率。同时,语文知识的学习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非常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分析处理能力。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为学生设置合理的阶段性教学目标,将长期的教学计划分步细化,落实到每节语文课堂中,根据目标设计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进而保证自身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夯实学生的阅读技能基础。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最熟悉的多为生活琐事,接触最多的也是生活琐事。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首先应以生活实际为基础,引导学生阅读纪实类的简短文章,通过描写普通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细节,帮助学生拓展观察学习的角度和思维,提高学生对于生活问题的思考程度。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文字进行写景类文章的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在观察美好事物的同时,明确作者寄寓在景物中的情感。最后引导学生阅读有关人物外貌、形态、心理、动作和语言等多方面形象刻画的文章,帮助学生全面分析复杂的文章,提高学生进一步认知刻画人物形象和突出主旨关系的能力。这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大体的教学计划,在每一阶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同样需要进行字、词、句、段和文章主旨的分步教学,帮助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文章,做好阅读准备工作,以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效率。
二、采取课上问答的教学方式,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
问答教学作为教师在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快速理解课程重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时,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理解水平设置不同的问题,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设置多方面的引导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反复阅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探索能力,并且在反复阅读中,学生还能找到阅读的乐趣,提高自己对语文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出延伸性的课堂问题,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上所学进行课外探索,使教学更加丰富,学生的能力也能得到提升,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充分把握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为学生提出思考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目的。教师可以拓宽问题广度,引导学生针对文章内涵进行深层探索,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应考虑班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在学生能够理解的基础上提高问题难度,保证学生能够充分调动积极性进行探索。在问题设置上还要符合学生实践能力,使其能够接受,并形成探索思路,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创建小组讨论给予尊重
由于每一名学生都有其特有的家庭教育环境以及各不相同的成长环境,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语文学科基础素养层次不齐,个性特点各有差别。有一些学生对语文知识和阅读教学的接受度较高,但是有一部分学生比较偏爱理科,难以体会到语文教育中的人文乐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状态进行探索分析,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考,开展小组讨论活动。比如,针对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这篇文章,文章内容新奇有趣,有凶猛强大的鳄鱼,也有弱小无比的小雀。小学生对于没有亲眼见到过的动物共栖现象。有很广阔的想象空间。此时为了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语文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进行动物图片或视频的展示,组建起讨论小组,请学生举例讲讲自己见到过的动物共栖现象,将文章内容延伸拓展,在小组中进行分析和讨论。合理的小组讨论活动能够将学生凝聚在一起进行观点分享,各种不同的看法碰撞在一起,讨论过程会更富趣味性,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参考彼此的观点,增加学生的文学积累,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进行小组讨论时,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凸显学生的课堂地位,耐心倾听和采纳学生的意见,在互动交流中给予肯定、鼓励与指导,激活课堂中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尊重、肯定和知识,从而享受阅读,增强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小学生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
结束语
阅读教学的指导,一方面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启发,另一方面,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趣味性教学策略的运用,不仅依靠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技巧的改进,同时也对教师教学态度和教学热情有诸多要求。总之,充分发挥阅读趣味性在小学语文中的作用是新时期对“四有”教师的要求之一。教师要体己及人,站在学生角度为其设计不落窠臼且趣味横生的阅读教学内容,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真正实现趣味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蒋仕琴.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72-374.
[2]王晓慧.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阅读教学的开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57.
[3]李艳松.在小学语文阅读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