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和城市园林建设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园林绿化面积越来越大,园林建设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城市园林绿化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必须尽快找出解决对策,以促进园林建设的继续发展和绿化建设质量的提升。基于此,以下对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设计与种植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市政工程;种植技术;分析
引言
园林绿化泛指园林城市绿地和风景名胜区中涵盖园林建筑工程在内的环境建设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质量是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它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科学的施工管理,以提高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质量。
1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意义
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是指绿化建设融入在市政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市政发展与绿化发展二者相互协调,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园林绿化的发展可以促进市政的进步,而市政的发展又可以反过来促进园林的发展。市政园林绿化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的绿色安全可持续,还可以提高人们对于生活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环保,可以得到良好休息的室外环境。市政园林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切合实际,而且园林工作的规划,对植物的相关种植活动,都极大地促进了整个城市的绿化面积,增加了人们的舒适度,提高了人们的满意程度。园林绿化工程任重而道远,可以从根本上促进整个城市的绿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还能够增进居住人们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
2园林工程绿化种植施工原则
绿化种植施工技术作为园林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园林工程建设水平,还能实现生态保护、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在园林工程中,绿化种植施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一是要根据园林工程所处环境、地质及水文特征进行绿化植物的选择,保证栽种质量。二是绿化种植施工技术的选择要与栽植植物与花草自身的特点相适应,从而提高栽植的成活率。三是了解植物特性,根据其特性选择适宜栽植的季节,为植物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四是在植物栽植前,要对栽植土壤的理化性状予以了解和研究,确保土壤符合植物栽植的标准。同时,在土壤性能研究中,植物渗水性能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之一,以免因水分缺失导致植物出现发黄、枯死等现象。五是要确保绿化种植施工的各个环节均符合规定标准要求。
3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3.1施工现场配合程度较低
在进行园林建设之前,必须要先做好设计交底工作,这样有助于施工现场相互配合程度的提高。但在园林建设施工过程当中,很多设计人员没有对具体的施工人员进行详细地设计交底,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当中存在诸多不明确的地方。在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配合程度较低,在对设计图纸不太了解的情况下便进行施工,最终导致园林建设结果和设计方案有所偏离,整体的布局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园林建设质量。
3.2城市道路绿化缺乏规范的施工管理措施
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是工程建设中的一大重要环节,施工质量是确保绿化植物生长和发挥景观效果的基础,但是道路绿化作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最后一道工序,往往强调“迎通车、赶工期、快扫尾”,忽视苗木、种植土和施工质量。
3.3施工技术不够完善
园林建设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会牵涉到多个领域,对于施工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必须要根据园林建设的风格和所需植物的种类来进行施工方式的确定。但很多园林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提升建设速度,所有施工方法趋向统一,忽略了植被对于自然环境的需求,而且由于施工技术不完善造成了植被的存活率低下。很多园林绿化施工都没有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影响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质量。
4绿化工程施工设计与种植技术分析
4.1设计合理的设计图
在开展市政园林绿化工程中,设计人员要全面考虑,反复打磨修改种植方案和设计图,就选择什么品种、植物的数量都要进行充分调研分析,为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在设计图纸时,要详细标注种植植物的方法、数量、位置、范围和后期养护等;一些重要的位置,尤其需要细心标注,在绘图时,有必要对关键位置进行三维图像绘制;而选购植物的种类、价格与数量,都要结合实际需求和施工要求来制定。
4.2绿植的选择及配置
在进行市政园林的工作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地去选择植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的自然环境。在进行市政的绿化工作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植被,不同的地理环境有着不同的特征,在进行绿植选择时一定要优先选择当地的植被,然后再去考虑其他的品种。除此之外,在绿色植被的种植过程中,也要进行合理规划和配置,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够保证绿化达到最好的结果。
4.3种植土处理
(1)碱性土改良。采用化学方式改良土壤,在种植土中加入石膏,利用酸碱中和原理改良碱性土壤。在土壤改良中需要重视石膏量的控制,避免产生过碱性土壤。以浇灌方式溶解土壤中的碱性植物,然后从排水沟中排出碱性物质,其能够十分显著地降低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含量。采用生物手段改良土壤,以绿色植物吸收土壤当中的碱性物质,进而严格控制改良土壤的pH酸碱度。(2)增强透气性。绿化种植应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营养、有机物,促进植物的茁壮成长。如土壤的透气性无法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则会抑制植物的生长速度,甚至造成植物窒息死亡。对此,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良措施。首先,可在土壤中加入腐烂的树叶,扩大土壤空隙,不断改善土壤当中的透气情况。其次,工程施工中可埋设适量的透气管道,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最后,不同土壤对土层厚度也有着不同的要求,规定花卉植物土层厚度为30cm~35cm,小灌木的土层厚度为45cm~50cm之间,大灌木的土层厚度为60cm~65cm。
4.4在苗木栽种后进行后期保护
在对苗木进行栽种之后,还需要合理开展后期保护工作,后期保护是栽种苗木的基础与核心,除了需要在种植完毕后对现场的杂物与垃圾进行清理,还应根据绿化施工的成果制定保护措施。例如,在对苗木进行浇水操作的过程中应注意水量,水分过多会导致苗木出现烂根的情况;应对苗木进行松土,确保根系可以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对种植的乔木类植物应做好围堰工作,目的在于减少苗木水土流失情况,避免有人恶意破坏苗木;为了防止苗木根系受到损伤,应合理对苗木进行加固,同时还应定时清除杂草,降低苗木出现发育不良的概率。最后,为保证种植植物的美观性,施工人员还需要对绿化植物进行定期修剪,并合理进行灌溉,检查是否存在病虫害等。
结束语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通过园林景观工程对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的保护,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共存。要加强对绿化种植施工技术的分析,在对其进行挖掘的过程中必须选择好用的工具,在对苗木进行装卸时还需要注重力度,需要充分对积水情况的发生概率进行调查,根据地下管线的实际情况,对相关的技术方式进行应用,最后应根据绿化施工的成果制定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潘丽花.研究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花卉,2020(02):114-115.
[2]李伟.浅论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风景名胜,2019(04):17.
[3]张进城.探讨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施工[J].智能城市,2018,4(23):91-92.
[4]韩金龙.浅谈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37):62-63.
[5]张楠.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及施工探析[J].花卉,2018(08):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