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分层训练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4期   作者:杨新波
[导读] 语文是基础性的学科,也是学生打好自身基础的关键
        摘要:语文是基础性的学科,也是学生打好自身基础的关键,课外作业布置是教师非常重要的任务,诸多教师并未掌握分层作业的思想,对全体学生布置的是统一作业,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很多知识并未掌握,在完成这些作业的时候会感到有难度,同时对自身信心也是一种打击,教师要注重对课外作业的分层设计。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分层训练方法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分层训练;方法研究
引言
    语文科目是小学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而言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借助合理的语文课外作业设计,教师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语文知识、调动学生应用语文技能,切实促进他们的语文素养提升。进入中高段语文学习,学生在语文学习水平上的差异愈发突出,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应用分层教学理念展开作业设计,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拥有最适合自己的作业,从而实现班级整体语文学习效果改善。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现状
        从传统的语文课外作业设计来看,大部分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要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综合文字拼写水平并结合自身的主观态度优化作业设计。因此,以往的作业基本上都是让学生背诵课文、书写生字生词等,之后由教师负责批改作业或者是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学生则主要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语文评价为主,这也会导致学生的语文水平出现两极分化。大部分家长也反映辅导、检查学生作业太辛苦了,虽然说当前我国提倡家长应参与并配合学生的课后学习,但这并不是教师让学生家长过多承担作业检查的理由。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学生的学业数据,融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教学过程,智能分析收集到的各项作业数据,深入挖掘其中的价值,以此实现多维度教学发展性评价的目标,帮助语文教师实现终端的作业检查工作目标,便于教师采取正确的教学决策,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切实落实因材施教。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分层训练方法
        (一)作业量分层
        分层教学坚持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所以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分层训练中,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作业量的分层。主要分为三层:A类,作业量大,基础性强;C类,作业量小,拓展性强;B类,介于两类之间。A类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所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以基础性作业为主,作业量大。对于此类能力薄弱的学生,只能督促其勤于用功,提升自我。比如在布置古诗的课外作业时,A类学生要做三个方面的作业:一是古诗内容的背诵和抄写;二是结合教师上课讲解的内容,独立进行诗句翻译;三是撰写语境的理解和心得。C类的学生,十分聪慧,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强,所以教师给这类学生布置的作业量相对要少。同样以古诗课外作业布置为例。C类学生要做两个方面的作业:一是寻找类似意境的诗句;二是写心得体会。

B类学生的作业量介于A类和C类学生之间,所以教师应当有针对有斟酌地为其布置课外作业。
        (二)分层控制作业难度
        教师应认真考察学生的实际语文学习能力和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所得信息,合理确定作业难度,既不能过分简单,也不能过分困难,而应在学生的实际语文学习水平上展开适当提高。为此,教师可以在进行学生语文作业设计时,将其分为两部分:其一,基础部分,这部分以基础性内容为主,比如生字词拼写、组词造句等;其二,拓展部分,这部分以应用性内容为主,可以在学生现有语文基础上进行适当拔高,比如将古诗词扩写成一段话等。这样一来,教师可以有效地达成控制作业难度的目标,切实帮助学生巩固语文基础知识、收获综合语文应用能力提高。对于拓展部分的作业,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进行集中讲解,帮助他们攻克重难点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作业内容,比如在完成一首古诗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在为学生设计的语文作业中,加入“请你根据自己对这首古诗的理解,画出这首古诗所描绘的画面”这一趣味性内容,以此降低作业难度,提升作业趣味性。
        (三)作业评价多元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应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多向评价,共同参与其中。传统的作业评价以教师单方面评价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教师可改变传统的单一评价模式,应用多向评价方法,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价中。可以采用的多元评价方法有小组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在这样的评价下也能逐渐纠正自身的错误,科学评价自己与他人。(2)注重多次评价,让学生体会成功喜悦。大部分学生很难一次就将作业做得十分满意,但是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也渴望获得成功。因此,笔者采取了一次作业多次评价的方法,也就是学生上交作业之后进行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之后学生修改,若修改正确同样可以获得小红花奖励。如此,学生在多次作业评价中也能形成良好的改错习惯,也能让学生体会成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课外作业训练,并注重层级管理和层级流动通道的建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上进心,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得到有效的训练。这样的分层教学管理方式,能够让学生所做的课外作业与他们当前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状况相匹配,使得课外作业的广度、深度和难度都能够得到适度的控制。分层管理办法深受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同,相信在分层管理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莲花.小学语文实施分层作业的不足及对策思考[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264-1265.
[2]徐苏红.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研究[J].考试周刊,2018(83):45.
[3]李鑫鑫.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分层设计策略[J].新智慧,2018(2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