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这种做法在理论上可行,实践上有效,也是捍卫我国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物理教学 忧患意识 自主创新 国防教育
中共中央在1994年8月23日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要重视现代国防教育,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中共中央2019年11月12日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一 居安思危,增强公民忧患意识
俗话说:“居安思危”,我们每一位公民都应当增强忧患意识。虽然,发展与协作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地区间的冲突仍然不断。近几年,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在南海和台海不断对我国进行挑衅,特别是今年借助疫情,不断甩锅给中国,并借此向中国索取巨额赔款。我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与日本存在纷争,在南中国海,越南侵占我国的岛礁已形成230海里的岛链,他们在南海与美、英、法等国签定石油开采合同,并用开采石油赚来的钱在北部湾建立海军基地,加强对中国南海的控制,对我国构成巨大威胁。近年,台湾岛内台独势力不断制造事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粗暴干涉我国内政等。
因此,面对危机重重的国内外环境,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对青少年进行国防军事教育尤为重要。一位军事专家说,“和平不是靠千万次发誓与协议来实现的”。作为中学物理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思想,填补教材中的空白,增强学生的民族危机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刻苦学习物理知识的自觉性,长大为国家和民族的国防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二、放眼世界,自主创新存在不足
虽然,我国在一些尖端科学技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如两弹一星试验成功、神舟系列成功发射和回收、“嫦娥系列”成功奔月、机械制造、造船技术、桥梁建造、生物制药技术、歼—10战机、东风—21D反舰导弹技术等等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5G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北斗导航技术、歼—20隐形战机、米波反隐身雷达、东风—26反舰导弹技术、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技术、EAST超导核聚变等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或先进水平。但是,我国总体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技术项目,与美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虽然技术含量较高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持续增长,但核心技术、关键技术、重要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掌握偏少。重要技术装备仍主要依靠进口,特别是手机高端芯片(7nm以内),除了华为公司等少数几家公司能自主研发外,其余国产手机公司严重依赖进口。在国防军事技术领域,我国虽然成功地研制出了中远程卫星制导导弹、雷达制导导弹、东风系列洲际导弹、威力强大的远程制导火箭炮、枭龙战机和歼—10系列等一批已达第四代至四代半的先进战机,但这些战机的发动机早期主要依赖向俄罗斯进口(俄罗斯制造的AL-31F涡轮风扇发动机),近两年我国一些先进战机已换装WS—10B国产太行发动机,但发动机性能与美国、英国、俄罗斯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至今,我国歼—20第五代隐形战机的发动机仍然使用国产的WS—10B太行发动机,使歼—20达到4S五代机标准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存在短板,为歼—20量身定制的WS—15娥媚国产发动机还处于测试之中,距离换装还有一段时间。
目前,我国的海军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服役了一大批052C、052D、055型等先进的驱逐舰,国产航母山东舰进入服役期。但与美国海军力量对比,差距至少在15年以上,特别是核动力航母,我国还在研发之中。由于我国海军建设起步晚,海防军事威慑力不足,使得一些国家无视中国的领海和主权,无视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如:日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采取“抢先占领”我国岛礁和领海的伎俩。这些国家在美国的暗中挑唆和支持下,对“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协议和原则以及国际公约置之不理、肆无忌惮。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防军事力量的不断壮大,这些国家有所收敛。但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依然不死,公然挑战我国底线,不断派出航母、军舰、战机在我国南海、台湾海峡进行“航行自由”,并再三利用台湾问题来牵制中国的发展。造成这种复杂情况的原因是: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军事威慑力尚未强大到美国不敢挑战的程度。而要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军事威慑力,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三、教育现状,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目前,我们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考虑到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性,理科教材内容难度一降再降,前几年,理、化、生与史、地、政被列为考查科,严重弱化了理科教育,近几年虽然改为考试科目,但与语、数、英三大主科相比,分值仍然较低。而且在课时安排上,初中物理每周只安排2—3节,物理教师普遍反映课时太少。由于课时不够,教师们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对教材中安排的“科学探究”内容无法保质保量完成。自然,学生也就不能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因而无法体验成功的乐趣。久而久之,初中学生逐渐对物理等自然学科失去兴趣。然而,理、化、生这些自然学科对培养和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又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领域和国防军事领域,更离不开自然科学的自主创新和发明。如果我们不对中考制度进行有效改革,那么,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将为期遥远,我国科学技术自主创新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将难以赶超。
四、挖掘教材,渗透国防教育理念
近年来,我国开展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标的亮点之一,就是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纵观初中物理教材的教学内容,渗透国防教育和危机教育的内容很少。
因此,物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内容,有机地渗透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加强国防军事教育,让一批批有志青少年从小立志刻苦学习科学技术,为今后从事军事科学技术研究,增强国防军事力量打下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国防军事教育理念呢?笔者谈谈下面具体做法:
1、找准切入点,介绍各国军事发展动态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找准切入点,有机地渗透国防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各国军事武器发展动态,培养学生为祖国国防事业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决心。例如,在教学《浮力》一节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航空母舰的排水量,通过教师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各国的航母及动力情况。如美国海军目前拥有11艘核动力航母(正在服役),其中10艘为“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满载排水量超过10万吨,攻防兼备,搭载有各型舰载飞机和直升机70余架。一艘“福特号”航母,满载排水量超过11万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超级航母,搭载世界上最先进的新概念武器,如激光武器、电磁炮、电磁弹射系统等。目前我国已经服役的辽宁舰和山东舰航母是常规动力型航母,排水量在6.5万吨左右,可分别搭载24架和36架歼—15舰载机,我国下一代核动力航母正在研发之中。
教师还可进一步介绍发展航母的意义:发展航母绝非只是发展单一的舰种,而是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作用。显然,航母的建造与入役并非只是弥补一艘战舰的短缺,主要的是航母的建造与发展能起到核心关键节点的作用,能带动海军整体装备的发展与配套,并由此带动海军体制编制、作战指挥、战场建设、后勤补给等的全面发展。不仅如此,建造航母对整个国家的船舶、电子、军工、动力、航空、航天等几乎绝大多数工业部门的生产、建造、设计等都将带来前所未有的促进、提高和发展。不容质疑,发展航母对于提高国家地位和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向学生介绍发展航母的意义,增强了学生的国防意识,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使学生感到学习科学技术有一种紧迫感,从而坚定他们刻苦学习物理的信心。
2、结合军事新闻,有机地渗透国防教育理念
目前,美国国内疫情大爆发,特朗普政府对国内疫情防控不力,为了转嫁国内危机,把责任甩锅给中国,一些美国政客和律师事务所无理向中国索取巨额赔偿。在美国的带领下,许多西方国家纷纷效仿美国的做法,也要求中国赔偿。而且美国不顾疫情,派出军舰巡航南海和台湾海峡,甚到在关岛美军基地部署4架B1B战略轰炸机对我国进行战略威胁。这是严重挑衅,面对这样的挑衅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办?通过这些电视新闻报道,让学生产生危机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勤奋学习物理知识的动力。
根据新闻报道,世界上只有五常国拥有核动力潜艇。即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在这之中,以美国和俄罗斯两国核潜艇的发展最有代表性,无论是建造级别、建造数量还是发展水平都是其它三个国家无法企及的。虽然我国有后发优势,正在加紧建造第三代095型攻击核潜艇和096型战略核潜艇,但至今仍未露出真容。在教学《物体的浮沉条件》一节时,可结合教学内容,介绍各国发展核潜艇的状况: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我国领土主权受到严重威胁,我国的军事力量和综合国力还不够强大,我们00后的新一代应该怎么办?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然后教育他们“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发奋钻研科学知识的决心。
3、介绍先进战舰,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学习“走进信息时代”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我国最新一代先进战舰055型导弹驱逐舰,由我国船舶重工集团701研究所设计、江南造船厂与大连造船厂共同承建。055型驱逐舰满载排水量约12000吨左右,有112个导弹垂直发射井,拥有极佳的双波段雷达系统,极佳的隐形性能,集防空、反导、反潜、反舰和对陆攻击于一体的先进战舰,它是我国海军新时期实现战略转型的标志性战舰,是全球公认的在驱逐舰领域引领了发展之潮流,对于海军来说具备重大意义。055型驱逐舰同时配备C、L、S、X四种波段雷达,大大提高了解放军海上侦察能力,能够监控到600公里外的敌人战机和隐形飞机。这是一种海空搜索雷达系统,能够在不断变化波束指数的同时,搜索并跟踪目标。搜索目标达到数百个,并能够跟踪和锁定上百个目标。通过了解我国海军的先进雷达系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以“聊解”学生的“军事情结”,弥补他们的心理缺憾。此外,在教学“超声与次声”一节时,教师可介绍“超声武器与次声武器”,在教学“光学”内容时,教师可介绍“激光武器”,在教学“升力的产生”内容时,教师可介绍国产“歼—10C”先进战机、歼16—D电子战特种战机和第五代“歼—20隐形战机”等。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课堂上讲军事故事、军事知识时,学生更加高兴,特别是“学困生”更感兴趣。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国防教育呢?
总之,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不断做好军事材料的积累,寻找国防教育的切入点,以期优化课堂教学,同时,要求学生回家上网搜集军事新闻,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和发表意见,让他们学会学习,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为培养新一代军事科技人才和军事指挥人才做好铺垫。
参考文章:
1、中华军事网 2、新浪军事网 3、头条军事网
4、环球军事网 5、铁血军事网 6、战略军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