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二意” 当老师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4批次   作者:刘金涛
[导读]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老师自然要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岂能三心二意!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想成为认真负责的老师,就必须做到一心一意;但如果我们想成为优秀的老师,却需要做到三心二意!教育是心灵的润泽、生命的唤醒,教育要以心灵赢得心灵、用生命唤醒生命,因此从事教育要有心有意,具体说要做到“三心”和“二意”。
        首先,要有广博的爱心
        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爱意。尊重、关注每一位学生。无论男女、好差、美丑,都应该一视同仁,而不能厚此薄彼。我们的价值也只有通过学生才可能得以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爱学生”,实际上就是爱我们自己。当然,作为老师,肯定很难爱所有的学生,就像一个老师也不可能得到所有学生的爱一样。但是,老师除了要爱喜欢学习,听话、有礼貌的学生外,还要“强迫”自己去爱更多的学生,甚至去爱那些原本自己不那么喜欢的学生。老师对学生的爱,学生是能够很容易感受到的,这样他们才会慢慢爱上学习,这种可能发生的改变,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吗?在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中,谭千秋老师为救护学生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种崇高的大爱感天动地;而在我们身边,其实也经常上演着爱的传奇。有一个学生,她在教师节给她的班主任老师送了一张贺卡,上面这样写道:“老师,在我心中,您是护士,因为是您把我的伤口缝合;在我心中,您是天使,是您拯救了我幼小的心灵;在我心中,您也是春天,本来,我只奢望您给我一缕阳光,而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心中永远的春天!”学生的这段话,说明这位老师是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她用自己的爱心唤醒了学生的感恩之心。但我们又必须在过分亲近和冷冰冰的疏远之间保持平衡。我们的爱要成为学生酷暑里的一片绿荫,严冬里的一缕暖阳。一句话,要爱而有度,严而有格。爱心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正因为有了众多老师爱的浇灌,我们的学校才有了今天的繁花似锦。
        其次,要有可贵的赏识心
   有这样一名话:“就精神而言,每个幼小的生命仿佛就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因为“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要处处留意他们,关心他们,唤醒他们热情与活泼的个性,从而唤起他们的尊严感,做到“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做人”,将精力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孩子找到一种感觉,一种好孩子的感觉。感觉对了,才会跟着感觉走,生命在好感觉中提升、才会越走越顺。所以我们平时就要不断在孩子的心灵里播种好孩子的种子。不要把孩子放在一起比,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个体,有所长也有所短,把一个孩子的短处与另一个孩子的长处比,比来比去,比掉的是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对孩子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学会“扬长避短”,多看到他们可爱的一面,去肯定、去激励他们进步,对于那些自卑而又敏感的学生,“数其十过,不如表其一功”。 老师们,给学生一份赏识,一份真爱吧!也许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手势,就会让他们感到无限温暖,信心百倍。他们一旦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赏识,便会立即点燃希望之火,树立起可贵的自信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做一个好老师,还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足见树人之不易。有研究表明,中小学生注意力完全集中于一件事上,绝对不受干扰的时间最长只有11秒。而有些学生,更是表现出注意力差、智力低下、学习习惯不好等种种特征,这时候我们要学会耐心地倾听,耐心地与其交流、谈话,耐心地引导,扶其独立!要小口小口地“喂”、小步小步地“扶”。 学生的领悟能力不强,我们循循善诱;学生的态度不端正,我们谆谆教导。古人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教育需要耐心,成功在于坚守。有一个故事:一只蝴蝶在茧中苦苦挣扎,一个好心人出于怜悯用剪刀帮蝴蝶剪开了茧子,结果,蝴蝶轻而易举地出来了,可是,却身躯臃肿,翅膀干瘪,它根本飞不起来…… 一个人,因为一番好意,剪开了蝴蝶的茧子,却毁掉了那只蝴蝶本该美丽,本该快乐,本该拥有美好未来的一生。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有等待的耐心,因为教育是慢的艺术,让我们用耐心与细心,使每一名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做到了以上“三心”,我们已经向成功迈进了,那么二意又是什么呢?
        一是要有创新意识。仅仅做到敬业爱岗,无私奉献,未必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对于我们年轻老师而言,既要学习继承优秀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有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而不能人云亦云,固步自封。要有胆量自己去摸索、去探索、去挖掘最适合,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所授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和发展趋势,重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使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同时教学中还要时刻注意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使他们走上创新之路。
        二是要有未来意识。学生的心灵是会开花的树,它能否在未来开花,开出怎样的花,是孤零零的一朵,还是灿然的一片?是不起眼的小花,还是耀眼的奇葩?就看学生童年时代的老师了,他需要在幼苗时就有人为他们培土、浇水,这土,这水,就是爱心、赏识心和耐心。所以,我们的工作天生非常重要。刚才说,学生就好比那只茧中的蝴蝶,其实老师也像一只蝴蝶,是那只影响全球气候的蝴蝶,我们轻微地在课堂上煽动几下翅膀,就会影响学生未来的人生气候。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不辜负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为学生铺垫未来的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做一个“三心二意”的老师!做一个具有安徒生般的爱心,格林般的耐心,冰心般柔情的老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