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错题整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一个重要且有效的环节,它能使学生反思自己在答题过程中的过程思路,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明确解题的规律,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错题资源整理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到教学应用中去,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错题资源;数学;应用
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常会由于各种原因做错一些题,通过这些错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情况清晰的反映出来,同时也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反映。在此过程中,当教师清晰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就会引发出更多的问题,将错题变成一种资源在数学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
一、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错误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分析学生的错题。对于很多初中学生而言,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思维能力有限、逻辑思维能力又存在着些许的差异,这使得不同的学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一些对初中数学理解存在偏差或者数学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学生,难免会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错误或失误来。鉴于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理解水平,根据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根据不同学生的心智条件等,在充分结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分析和查找出“错题资源”来,并将错题当做难得的生成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将错就错地予以化解。实践证明,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错题资源”远比讲解新的题目,或者远比重复性的练习,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好很多。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一双敏锐的眼睛,需要及时捕捉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及时化废为宝,充分挖掘错误资源中的潜在价值。
一、初中生数学解题犯错的主要原因
(一)基础知识不牢
随着初中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数学基础在不断完善,但是对于一些学困生来说,由于数学基础较薄弱,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并没有掌握各种数学题型的解决能力,加上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所以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这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着很大的关系。
(二)学生解题中容易粗心
第一,初中生处在成长的阶段,往往难以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在数学学习和解题中同样如此,一旦面对卷面上丰富的信息量,很难长时间专注精神,不是漏掉信息,就是将信息混淆。注意力一旦不够集中会让学习问题接踵而至,丢行、错字、串题等都会发生。将负号和减号混淆,或忽视括号进行加减乘除,或将选出错误的选项和选出正确的选项弄混,种种问题层出不穷,这都是观察不够仔细导致粗心而失分的原因。第二,有些学生平时很聪明,理解和学习能力都很强,面对难题时往往能展示出过人的数学天赋,但这恰恰是这类学生在面对简单的题目时容易出现失分。
(三)计算能力偏低
还有一部分学生所犯的错误,不是不会做,也不是因为不够细心,而是因为计算能力上的弱化,导致学生的解题速度慢,最后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正确答案进行求证,或者因为思维定式的影响,发现错误后再返回来进行重新计算,这都会影响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解题的准确性。
(四)数学知识的干扰
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时所形成的某些知识,一定程度的妨碍了他们在对初中代数初步知识的学习,解题时很容易出现一些错误。如小学阶段是列算式解决应用题,而初中却是列方程解决应用题,由算式到方程,学生在解题中就出现了不少的错误。随着初中阶段的延伸,三个学段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知识会前后相互干扰,影响和干扰着学生的解题过程。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策略
(一)通过错题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有些初中生的基础知识较薄弱,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非常正常的,错题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疏漏,可以对知识结构进行及时的完善,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错题,及时吸收经验和教训,保持好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不断改善。
(二)通过错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有的错题是因为题目设计本身让学生不适应,学生存在思维上的漏洞,或者受思维定式的影响,最终导致学生犯错误。对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干预打破传授思维定式的影响,利用错题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一旦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感到乏味和厌倦,就难以集中学习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于是很容易在简单的问题上采取敷衍的态度去应对,导致粗心大意,失分不断。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在学习中采取多鼓励学生,赞扬学生的方式,以及运用有趣的数学活动和数学小游戏去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魅力,一旦学生对于数学的热情提高了,就会全神贯注的投入在学习当中,在很大程度消除了因厌倦而导致的粗心。
(四)注重知识的联系
小学的数学学习侧重于计算,对概念的掌握要求并不高,学生以机械识记为主,一般是套模式来解题;而初中数学中对概念的要求是强化理解记忆,出现许多如正数、负数、相反数以及绝对值等概念,如果学生仍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是远远行不通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变式与比较、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等方式,把有关的数学概念知识进行概括、抽象,彻底弄清它的含义与实质,并通过所掌握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对概念的理解和加深,使学生由片面到全面、由现象到本质、由外部联系到内部联系,很好的去减少学生在解题时出现的错误。
只有出了错,课堂才能生成。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灵动”的,教学才是最“美丽”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允许学生犯错误,给学生一个重新认识、思考的过程,并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中促进师生共同提高和成长,成就初中数学课堂因“错误”而“美丽”!
参考文献:
[1]王静.错题资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利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年S1期.
[2]范芳.初中数学试卷讲评的误区及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