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4批次   作者:杨晓丽
[导读] 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摘要: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罗辑思维的形成还有待提升,而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思维很强的学科,与当前小学生的思维特征不相吻合,因此很多小学生觉得数学比较乏味,长此以往就会降低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作为老师应当适当的改善数学的教学方法,在数学的教学当中适当的增加情景创设,以此来增加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来增强数学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引言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思维很强的学科,而作为小学生其思维特征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为了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改进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我国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地提出,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应当小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将教学方法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兴趣进行有机的结合。而情境创设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充分的调动小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情境创设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述和分析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出创设合适的情境创设,以期为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改革作出贡献。
        一、情境创设的概念
        关于情境创设的定义不同的研究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总体而言,情境创设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情境创设从狭义来说,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
       
        二、情境创设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情境创设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
        在之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我们很多老师并没有重视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认为数学教学就是简单的教会小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而不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这种想法和意识是教育不出社会期望的具有较高逻辑思维的小学生,学生在老师的权威下,使得他们没有任何自身的主见,从而缺乏创造性,这与当前管住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明显不吻合的。在数学的教学当中,一些能力,例如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而这些能力在数学课堂上是完全涉及到的,只要老师的教育方法得当,有意识的开展情境创设,并在不同的场景创设不同方法,这样能够得到理想中的效果,而且还能够推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素质教育。
        (二)数学教学为开展情境创设提供了条件
        数学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与小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历史上的情况来看,数学学科无疑是最能够教育小学生逻辑思维的学科。其次,数学学科包含着千变万化的思维结构,而这些思维结构作为小学生思维能力构成的基本锥形,对学生拓展其他方面的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情境创设为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创造一种情境,将数学问题融入到一个情境当中,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小学生对问题的深入了解,而且还可以激发小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相应的情景,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创设出多种有利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进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情境创设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生活体验
        数学这门学科进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其发展理论逐步完善,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将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结合起来,而情境创设能够将这些因素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可以促进老师与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来体会数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思想方法,并将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融入到数学的学习当中,从而掌握更加清晰的数学学习方法。

根据我国数学的新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小学生数学的学习需要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生活,并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生进行加减乘除的课程时,让小学生计算每天气温的变化情况,并求出这一周以来的温差情况、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平均气温。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完善小学数学情景教学方法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和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总结,掌握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掌握了方法和手段,才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灵活地去运用。本论文通过对关于课堂教学情境相关文献地查阅、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一些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和手段。
        (一)转变教育观念,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情境创设
        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要深入了解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发展水平,站在小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创设有针对性的情景,根据不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情景,开展的各种活动要渗透不同的教育目标。因此,开展情景教育应具有目标性,根据近阶段的主题目标和小学生的活动需求及时开展情境创设。如结合《初步认识图形》一节课中,老师可以创设视频情景,借助我国北京的奥林匹克场馆的各项建筑,尤其是具有图形特点的水立方,让学生们明白和理解这些图形所构成的优美建筑物,并从立体图形向其他图形进行平稳过渡。总而言之,情境创设要与具体的教学课程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情景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
        (二)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完善教育方法
        情景创设的模式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数学的教学目标和小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小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要及时进行补充、调整,根据小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改进或摒弃不适合的情景教育方法和模式,开发挖掘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使进行的情景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小学生的发展水平。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堂上组织学生用两根硬纸条和一枚图钉做成一个角的模型,并用手转动一条角的边,这样可以激发小学生们的兴趣,还可以让他们直观地认识和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等概念。情景教育的动态性还体现在各年龄段及平行班之间的互动上,各班教师应及时沟通、交流小学生课堂的情况,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再次,情景教育有层次性,并且经常更新,只有新的知识才会带来新的发展、新的提高。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情景教育的核心主要是围绕爱和尊重来开展,学会关爱和尊重他人不仅仅是体现在社会当中,而且也必须引入到我们的课堂中来。老师和学生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重点在于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动。当然在情景教育的课堂中,学生应该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只有主动地接收人文知识,学生的情景教育才能够得到有效地提高。而且为了方便情景教育的开展,老师需要改变课堂的授课形式,由单纯的授课变为与学生一起进行探讨,只有与学生进行探讨才能够了解学生思维,也可以发现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而且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学生觉得老师得平易近人,使得学生在老师面前消除紧张感,学生才可以在老师面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思维活动。例如在教学《圆形的初步认识》时,老师可以创设“小小交流会”的情景,让每一个同学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圆形,以及圆形与其他图形的差异,而不是老师一人在举例,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就和谐融洽了。
        结束语
        加强初小学生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情景创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其宗旨提高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动力,以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校和老师的核心内容就在于对国家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景教育的政策和目标进行了解,将教育部门发布的教育政策落实到实处,不断完善和改进情景创设方法和技术,从而推动小学生数学教学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宣晓芸.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学周刊.2016(15)
        [2] 刘云侠.问题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08)
        [3] 王茂仁.小学数学创设情境教学法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32)
        [4] 耿兆荣.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探析[J].报刊荟萃.2017(09)
        [5] 林朝红.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效率[J].教育艺术. 2017(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