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期,初中阶段的教学工作,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和教育部门对于初中教育事业的开展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当在做好基础知识教学基础上,注重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本文主要结合“动手做”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展开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动手做”;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分析
针对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教学,教师应当结合物理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规划,在开展基础教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营造良好的动手实践氛围,不断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策略。希望对初中物理知识教学有所启发。
一、营造活跃的“动手做”教学环境
新时期,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教师应当要创造出良好的动手实践环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物理实践学习主动性激发出来,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锻炼,做好实践操作能力的引导。
传统意义上的固定的单一式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区别,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会导致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仅仅掌握了相应的物理理论知识,并没有对物理知识的缘由和产生条件以及后续的实践操作方式有所理解,学生的物理学习仅仅是浅层次的学习,并没有真正的深入式的学习物理知识。
这种物理教学方式长期执行下去,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有效提升,也会影响到学生的物理学习质量,所以教师开展物理教学工作,应当对传统意义上不科学的,低效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创新,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积极的物理实践操作能力,并有效地营造出较为活跃的动手实践教学环境,来激发出初中生动手实践的兴趣和主动性,以此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二、为学生提供“动手做”的机会条件
初中阶段开展物理知识学习,应当要做好对物理实践和动手操作方面的引导。教师应当积极借助物理实践教学,来不断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物理实践操作能力,很多初中教师开展物理教学往往会受到基础条件以及课堂时间和教学规划等方面综合影响,导致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实践操作并没有真正地展开,基于此,教师和学校应当有针对性地结合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来创造出更加良好的动手实践操作的条件。
所以,学校应当要重视起初中物理实践教学,并做出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此来解决教师开展物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学校往往由于物理实验器材老化和设施缺乏等问题,导致学生在开展物理实验过程中没有高效的学习到物理知识,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对物理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合理分配,确保师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物理实践操作。所以,物理教师应当在做好基础性物理知识教学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出物理实践操作的时间,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丰富学生 “动手做”的内容形式
初中阶段开展物理实践教学往往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对于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也很高,这对于学生开展物理实践教学有一定的影响。基于此,物理教师应当要有针对性的丰富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内容,创建灵活多样的护理实践形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实践操作的主动性。
在针对水的沸腾这方面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注重丰富实验内容,来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准备以下实验器材:实验支架、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纸板、200ml水;然后将烧杯放在实验支架上面,二者之间隔一层石棉网,将酒精灯放在烧杯的下面,向烧杯内部倒入200ml的水,然后将将温度计的一半插入水中,在烧杯顶部放上一块纸板,点燃酒精灯加热烧杯内的水直至水沸腾。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对其中每一步骤进行记录,并以此来了解水沸腾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信息,比如水的沸点和水的沸腾时间等,通过这一丰富多样的形式来增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知识了解,不断提升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
结语:总体来说,进行初中物理知识教学,教师应该有针对性性的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做好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基础上,要营造活跃的“动手做”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动手做”的机会条件;丰富学生 “动手做”的内容形式,从而更加高效的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彭小月.“动手做”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49(04):28-29.
[1]董佩贤.“动手做”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29):67.
[2]陶心刚,刘华.“动手做”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科普童话,2016(32):26.
[3]沈菁.“动手做”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学物理,2016,34(12):12-13.
[4]雷永刚.“动手做”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汽化和液化》的教学为例[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5(08):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