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 域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4批次   作者:唐顺
[导读]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对生活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摘要: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对生活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归于生活,同时生活也是教育的途径。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不高,但是对物理课的热爱是始终不变的。作为一线物理授课教师,要学会利用生活体验,用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物理学习,挖掘新型教学方法,实现学生全方面发展,将生活化指导理念与学校物理教学策略相互融会贯通。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
引言
        新课改明确指出,要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方法。为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广大教师不断探究、创新,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陆续涌现。各种新的教学方法虽各具优势,但总体上仍然以课本为主线,束缚性较强,教学内容往往与生活实际相背离。远离学生认知的书本知识很难引发学生共鸣,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要想提升初中物理成绩,广大教师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熟悉的事物吸引学生兴趣,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彻底爱上物理。
一、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不足的具体表现
        (一)教师的生活化教学观念不足
        对于刚进入青春期,抽象思维发展还不完善的初中生而言,物理着实是一门让人“头疼”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物理教师常可收集到这样的学生反馈:物理的概念、定理都很好记忆,但是一做题就毫无头绪。从根本上来说,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只看到了文字的表面含义,没有透过定理、概念看到对应的景象,因而也就无法透彻理解物理学科究竟在“讲什么”。学生未能深入学习,物理教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显示出教师生活化教学观念的不足。由于没有将物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会将课堂内容局限于教材,不愿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从熟悉感更强的生活情境中理解物理知识。因此,物理教学缺乏生活化教育观念,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初中生抽象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发展,使学生难以感受到生活与物理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不注重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
        随着升学、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很多教师和家长一味追求物质和成绩,忽视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情绪波动较大,易受外界影响。据可靠数据显示,我国初中生中有抑郁倾向的学生高达40%,其中八成为女生。物理教师应注重课堂氛围的塑造,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在平等的交流讨论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认知和价值认知,为学生创建充分的展示平台。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物理生活化教学理念
        物理教师要及时更新树立正确物理生活化教学理念,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实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经验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对生活本质有清晰认知,不断改进自身学习方法,为推动学生全方面发展创造条件。在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既是老师也是朋友,改变传统灌输知识教学方法,实行师生互动平等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诉求进行分析,关心爱好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物理教师一方面要注重传授物理活动技巧,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把握物理教学实质,推动物理教学向纵深发展。


        (二)使用生活素材,优化新课导入
        在运用生活化教学理念时,教师可从课堂导入的设计做起,将生活素材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初始环节借助生活素材过渡至物理学习情境。为了实现生活化的课堂导入,物理教师要使用全新的生活化教学思维,通过重组教材、转变教学思路等方式调整教学内容,打造令学生感到十分熟悉的导入教学,便于学生形成连贯的物理思维。例如,在教学“惯性”相关的概念时,物理教师就可以选择学生在生活中常接触的事物来举例,将诸如“公交车刹车”等情境用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用生活素材将学生引入对物理问题的探究中。
        (三)实验教学生活化
        初中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很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有效的物理实验可以打开学生思路,帮助学生排疑解难,轻松获取物理知识。如果教师能紧紧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开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实验教学,选择生活中常见物品做实验,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另外,还可以将实验研究与解决生活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验,探究生活问题,不仅能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实验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探究问题的能力,也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挖掘生活化课堂资源
        物理生活化教学离不开精神化生活。物理教师要依托于现实生活经验,不断完善现有物理教学课程体系,通过生活实际情境模拟来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感受学生思想情感。物理教师要注重从学生现实生活中发现课堂资源,通过研究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为物理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源。一线物理教师要善于发现利用教学环境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物理教学环境。通过模拟生活化的物理教学环境,能够降低学生压力和抵触情绪,能够让学生自由表达自身情感。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要依托于课堂教学内容,创设合情合理的生活化情节,把课堂教学内容融入到情境中去。通过语言组织来引导学生思维发展,同时在生活情境与教学知识之间找准切入口,实现教学过程完整性。
        (五)布置生活作业,鼓励学生探究
        物理学科由实验构成基础,并在实验中不断发展,而生活中许多简单素材都可以用作物理实验探究。在常规教学中,物理教师习惯于将实验与理论划分为两类互不干预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也误以为实验是独立于理论存在的,继而在理论学习中不注意结合实验现象。然而,在生活化教学中,物理实验的生活化是一项重要内容,物理教师应适当减少机械重复型的课后作业,为学生提供有力的生活化实验指导,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物理,并将物理作业当作一种爱好。
结束语
        总之,将物理教学生活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只要不懈地坚持下去,不但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综合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物理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阳,胡志娟.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策略探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24):40-41.
[2]曹俊.生活化教学在物理课堂中的运用方法研究[J].成才之路,2019(33):83-84.
[3]马国武.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探析[J].名师在线,2019(29):3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