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力的具体措施进行有效的分析,希望能对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如何培养学生 思考力
前言:在新课标的发展背景之下,小学教育更加提倡素质教育的方式,这就需要社会各界同步关注发展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开展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为此,数学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培养。
一、科学预设问题,合理利用新生成的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力
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课程教学的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使用得当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调节教学进程.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就著名的教育专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进行提问,这也是教师教学开展导入点上,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并且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意识和习惯。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纸片给这些图片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并且做好相关的分类,让学生进行识别。并且进行小组讨论的方式,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研究,每组制定代表来上台进行抢答问题,老师来随机给出准备好的纸片,让学生进行分辨那些是二分之一,那些是三分之一,甚至出现 一些不具备平分规则的纸片,让学生加深对平均分的概念,在这次教学中,利用学生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讨交流,轻松突破了教学难点。问题的科学预设是学生思考的牵引,能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考力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基于教材为主,通过开门见山的方式进行授课,长期以往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方式较为抵触,从而忽视了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引导学生每节新课之前进行预习的习惯,并且布置相应的 预习任务和要求,让学生在进行预习的过程中,能有利于督促学生认真预习,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对综合知识点的理解运用能力。
比如,在进行分数应用题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提前进行学习作业的布置,将题目分为三个梯度的类型:例子1:一段路长 600 米,小明走了 400 米,还剩多少米没走完?例 2:一段路长 600 米,小明走了 1/3,还剩多少米没走? 例 3:一段路,小明走了 200 米,正好是这段路的 1/3,这条路 总共多少米?例 4:一段路,小明走了 400 米,正好是剩下路 程的2 倍,这条路总共多少米?这些题目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在此之外,教师尤其重视学生在课堂互动和沟通的方式,以此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提高思考能力和数学成绩,实现全 面发展[1]。
三、有序而富有价值的思考是提高思考力的重要条件
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都是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和研究的,这些单纯的思考方式都是非常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有效解决问题,学生也要不断地提升自我。
例如,在进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教师可以打破常规的方式来提问:如何进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可以通过融化来进行计算吗?这个问题诙谐、幽默,但就问题本身的价值而言,但是这个问题有其独特的价值所在,这是改变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基础,通过积极思考才能解决此类问题,那么相反,部分这种问题学生怎么思考都回答不了,部分问题学生不用思考就能随机说出来,如此问题则是无效提问,当学生进行思考也是属于无效思考[2]。
四、开展分组教学,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之中,一般是由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积极性受阻。为了能有效贯彻新课标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意识,教师可进行分组 教学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思考分析能力。
比如,在开展《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章节的知识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对本质章节进行大致的分类,将全部学生分为五组,每个小组进行一个知识的讨论,那指派一名代表将所讨论的结果给其他小组进行分享,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会对内容了解得更加透彻,从而加深记忆。在小组合作活动下,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提高,思维也变得活跃,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五、教师应积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关系是师生之间最主要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建立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在新课标的发展背景之下,教学不再是是封闭的预设性的,而是开放的生成性的。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的“培养"过程,而是需要学生和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为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建立起平易近人态度,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加强课堂的教学组织,激活教学氛围,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式教学的关键。在愉悦的班级氛围下,学生才会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将自身的思考力充分发挥出来,也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思考力的前提[3]。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作用和价值,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在进行问题预设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思考以及启发学生进行质疑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能够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地分析问题,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邓泽文.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益智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考力[J]. 速读旬刊, 2019(3).
[2]刘大红.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力的策略探究[J]. 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 2019, 000(006):87.
[3]葛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J]. 数学大世界(上旬), 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