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4批次   作者:余 健
[导读]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对教学目标进行设置
        摘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对教学目标进行设置,将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材选择,切实提高自身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水平。本文基于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展开论述。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课堂;实践
引言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初级阶段的一门基础工具学科,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实践中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学与生活有着非常直接、深厚的关联,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生活中的案例,生活中也有非常多的数学知识。将小学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能够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使数学真正回归生活,丰富数学的教学内容,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一方面,一些教师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理论知识传授,采用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强化练习。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教学效果不甚理想。部分学生甚至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厌烦的情绪。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以自身为教学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过程变成了单项活动。如此一来,阻碍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内涵
        生活化教学意味着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秉承生活化课堂教学视角,注重从现实生活当中挖掘、遴选教学素材,以此让学生能够将课堂之上习得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当中。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课堂环节中为班级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并将生活化教学理念渗透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同时亦要为学生设计和布置生活化习题和生活化作业内容,以此帮助学生提升和增进数学的认知水平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在遇到现实问题时,能够借由数学的视角去思考、应对和解决。结合现阶段国内小学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多数小学数学教师未能意识到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而是满足于照本宣科,这样尽管能让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增进收效甚微。
三、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教学理念则直接决定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地重视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应在教学前,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将生活素材与理论知识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生活化场景中学习数学知识,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需要说明的是,在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时,教师应注意三个方面:首先,生活化教学模式不是简单地将理论知识与生活进行叠加,应深入落实在小学数学的每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真正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其次,教师在选择生活素材时,必须对其进行改编和创新,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科学地选择生活化素材;最后,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教师不能通过一两次考试成绩来衡量。
        (二)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小学课堂生活化教学设计,教师在讲课过程当中,应当时刻注意自己是辅助学生进行知识学习,而非代替学生学习。因此,在教案设计时,教师应以学生的感受为优先考虑对象;在知识讲解时,教师应以学生的自主思考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教师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生活化数学情境,学生通过数学情境对数学知识进行自我探索,从而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加强自身数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如在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数学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小芳家客厅是长方形,厨房是正方形,她家厨房多大面积,客厅多大面积?”之后教师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使学生通过计算得到答案。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能够使学生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强化教学成效。
        (三)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引入到教学的评价活动中
        生活化理念组织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目标内容形式上都要有一定的变化。所以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问题,学生学习的态度投入情况以及他们学习的收获等的评估问题都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完整的课堂包括课堂将要结束时的教师评价,教师要根据自己所讲解内容以及学生表现,做出具有针对性的合理评价。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并且在考核后对学生的表现提出改善方法。评价要包含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投入状态以及学生在生活化的实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学生在数学应用题中的表现来进行系统的评估。所以,这是一个关注学生的综合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标准的制定过程。这一标准的制定关注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各个组成要素,关注到学生课堂上的表现,也关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和体会。所以在生活化理念组织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工作关注的信息是综合性的,不能仅仅靠一张试卷就能判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当然,在试卷的题目中也要更多体现出生活化的应用特点,让小学生能够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方面体现出更强的思维灵活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为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的设计实施开发一系列的配套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适应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
结束语
        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环境构建作用,教师作为教学的第一阵线,将生活化的教学融入实际教学,对于推行新课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缓解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数学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再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让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并形成乐于思考、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1]郑秀华.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生活化的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12):73.
[2]赵春生,赵成源.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当代教研论丛,2019(12):75.
[3]李广霞.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34):48-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