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教学观念也应该得到改变。传统的“以成绩论英雄”的教学观念放在现代并不适用,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方面成长,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肩负着管理和引导学生的责任。对此,班主任应当不断创新和发展班级管理策略,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接下来本文将会分析介绍几种在班级管理中比较重要的因素,希望能给相关人士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发展创新
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还未发育成熟,在处理事情时缺乏考虑,所以经常会做出一些比较荒诞的行为。针对这一状况,班主任不仅要给予学生宽容和理解,而且还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维护班级秩序。此外,班主任还要加强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并根据孩子的各项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一、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
处于小学阶段孩子们稚气未脱,思想方式还不够成熟,总爱凭借自己的喜好去面对和处理事物,所以经常会闹出一些问题。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难度就会提升,从而给班主任施加更大的压力。对此,班主任应当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能够自主分辨自己行为的正确性,实现自我约束,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管理,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就会更加顺利,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由于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应当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因材施教,在提高学生自制力的同时还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传统的师生关系比较呆板,甚至可能具有等级关系,这种情况并不利于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此外,受到教师教学计划的影响,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这样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对此,教师应当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建立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和教师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能够得到反馈,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改进班级管理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班主任还要加强和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从家长的口中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实际情况,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对管理资源进行优化利用和配置。例如,对于那些在家表现较好的同学,班主任可以适当减少对他们的管理力度;对于那些自制力和自觉性较差的学生,教师就要加大对他们的关注力度和管理力度。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促进班级整体能力的增长。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心,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班主任在和学生进行交流时应当给予其足够的尊重。在学生面前营造一个和蔼可亲的形象,学生才会大胆吐露出自己的心声,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交流效果。此外,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应当尽量采取引导式的方法,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方式都以教师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围绕学生开展各项教学工作。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了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并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依赖,遇到问题时会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其次,教师要在学生面前树立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语言和行为,所以教师应当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好榜样。充分发挥出榜样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模式不仅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的良性成长,而且还能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充分发挥出交流的优势。
四、关心爱护学生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系和爱护时,内心就会产生一种被重视的感觉,从而产生激励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增长。学生的性格特点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外向,有些学生内向。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并且要多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展现自己。
五、提高自身管理能力
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此外,由于父母和长辈的过分溺爱,使得当代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更加明显。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难度就会增加,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对此,班主任要积极改进自身的管理观念,并通过专业培训、专家讲座等方式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为构建和谐班级提供知识和技术保障。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班级管理模式还存在一些漏洞,影响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对此,班主任要积极创新和发展班级管理形式,优化管理漏洞,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蔚.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发展与创新研究[J].时代农机,2018,45(08):111.
[2]韩波.小学班主任工作在新时期的创新发展[J].祖国,2017(23):162-162.
[3]李国庆.新时期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7):187-187.
修改;加点班主任自身学习,自我发展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