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管理班级并非易事,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班级中班委的力量,让他们做自己的小助手,了解班级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据此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实际上,只要班主任善于与自己的学生进行沟通,一定能够找出适合他们的管理方法。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过程中,班主任要多了解班级中学生的生活状态,并积极与科任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联系,据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为建设更好的班级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基于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探索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几点尝试与探索
引言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者,能够直接影响学生们的学习和成长,由此可见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新时期的教学背景之下,针对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笔者以为,首先应当从新的教学标准和理念,以及此阶段高中学生特有的身心发展规律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考量。
一、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教育理念过于陈旧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学校都忽视了德育教育工作,很多班主任在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班会内容时,只是单纯的将爱国主义的口号对学生进行展示,忽略了爱国主义精神所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也没有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进行展示,使得德育渗透工作不能在班会中得到良好开展。因此,班主任要不断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
(二)在班级管理中不能一视同仁
许多高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总是出现不公平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划分。一些高中班主任会在所谓的好学生在犯错误之后网开一面,但是对于一些“学困生”则会以另一种态度和方式对待。这就导致许多的高中生对于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有着不满,使很多高中班级管理混乱,对学生的学习成长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高中班主任需要尽快解决这一班级管理问题,防止事态扩大,导致学生对于教师产生抵触和厌恶的情绪。
(三)班主任和学生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
班主任和学生的沟通仅局限于学习的层面,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忽略学生的学习状态,没有与学生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当高中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时,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和正确引导,多对学生进行关爱。但是,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班主任却很少见,师生之间总会有一定的心理距离,甚至是一些高三的班主任急于求成,在德育教育的渗透当中,往往选择了偏激的行为。
二、树立威信,以身作则
在实际中,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而言,除了要进行教学工作,还要进行班级管理的工作。而在工作实际中,如果想让班级中的学生能够发自内心的接纳并肯定班主任老师进而全力配合班主任老师相关工作的开展,首要任务其实就是要在学生们的中间建立一个较好的老师形象。班主任老师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一定能够比空话有效果。在课堂上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格外注重言传身教,要深刻理解“为人师表”这四个字背后的意义,用优良的形象感染学生,鼓励学生,潜移默化的让学生能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班主任老师要想树立好威信,就一定要做到:在和同学们首次见面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们留下一个好印象,无数实例表明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只有第一面让学生认可自己,才能够获得学生们的初步认可;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记住每一名学生的名字,相信各位老师在大量的实践之中不难发现,短时间内记住学生的名字,并且称呼学生,学生会有一种“受宠若惊”,一种被重视的满足感,从而会更好地配合老师班级管理的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尽快的建立健全班级规定以及班级目标,前者可以约束学生的行为,而后者可以让大家团结起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三、针对学习成绩具体情况设定教学计
高中的学生通常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应届毕业生,这是主要的学生来源;一是三校生,比如中专、技校等学校的学生。这些学生以特定考试来到高中学习。学生来源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也不同。相应的应届毕业生学习基础比较好,可是中专、技校等三校学生基础知识较差,他们在学校重点学习专业知识,高中文化课知识学习的很少,进而对其今后的学习会有一定影响。因此,高中的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分层次教学方案,引导学习以自己的学习基础不断的提高学习成绩,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也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小组学生相互学习,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带动基础差的学生学习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强的学生帮助没有专业基础或专业基础差的学习掌握专业知识,进而促进在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学习中都得到提高,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明确班级管理目标,有效渗透德育
班级管理目标也为班主任进行高中班级管理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在当前的形势下,新的管理目标要充分重视德育内容,并以此来提高高中德育的质量。因此,班主任可以先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长期的班级管理规划,并且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积极给学生开展成长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选择恰当的内容,并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开展行之有效的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德育。此外,班主任还可以根据每一次主题班会的目标去设置教育环节。比如说以“自我管理”教育为主题,班主任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规划个性化的成长目标,再针对学生的不足去开展具体的教育,从学生的早读、学习态度、早操表现、卫生情况等各个方面去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能快速地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改正自身的缺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因材施教,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由于班级学生个体身心差异明显,班主任需要在班级管理中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因材施教。首先,班主任要知道教的什么“材”,才能知道怎么因材施教。例如:在管理“安静生”和“闹腾生”时,班主任便需要因材施教。
面对性格内向、易被忽视的“安静生”时,班主任要多关注其学习、身心状态,多鼓励多互动,不能因为他们容易被忽视就真的忽视他们;而面对经常性的“闹腾生”,班主任更需要充分了解他们,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进行管理。同时班主任遇到学生出现问题时,不妨试着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例如:面对“闹腾生”的闹腾行为,班主任可以先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看问题。面对他们闹腾着去打架的行为,班主任在制止的同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了解他们为什么打架。再针对这一原因,想出对策,从根本上杜绝他们再次打架斗殴。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应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信任,同理学生也会对班主任加以尊重和信任。如,对于快成年的高中生,班主任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做事自有分寸,同样地,学生也会尊重教师,并且也能够自律。这不仅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还进一步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就当前高中阶段的教育情况而言,小班化教育处于大力推广状态,所谓小班化教育,简单来说就是每个班级中只有三十名左右的学生。一般情况下,高中班主任都会兼有一门主要学科进行教学,另外高中班主任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也比较繁杂,因此也就无法保证能够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科学管理。基于以上,这就需要高中班主任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方面的能力,同时,还能选择其中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的学生作为班级中的管理干部,选取班级干部时要采用民主的方式进行,用平等的态度来对待每个学生,不能以成绩决定一切,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性差异,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选择、发言的权利,充分体现出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
七、设立班委,共建班级
高中时期,班主任可以进行民主选举,即先由班级匿名投票,得出适合当班委的学生名单;之后,班主任将这些名单公布出来,得票较多的学生可以进行竞选,再由其他同学进行投票,如此一来,班级中的班委是由同学们自己选举出来的,那么他们自然也会信服这些同学的管理。在设立班委之后,班主任可以发挥各位班委的作用,让他们协助自己进行管理。且班主任还可以通过班委更好地了解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生活状态,这样一来,班主任的管理也能做到有的放矢。另外,班主任还可以多培养班委成员,让他们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给其他同学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在此情况下,班风自然会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建立和谐、优秀班级也有极大的帮助。
八、打造创新型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拥有对学生的绝对权威,特别是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学生一旦出现违反教师的情况,都会被视为对教育体系的违背。因此,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班主任在现代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师生关系不和谐的情况。而这种情况的产生也通常会引发班级环境被破坏等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导致学生学习环境被破坏,学习成绩下降等不良后果。在此阶段,教师可以树立创新型的教学观念,打造现代化的师生关系。由于现代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会受到父母长辈的万千宠爱。因此,这些学生常常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观念,这也导致了传统教育模式下师生关系的矛盾激化。因此,班主任教师应该改变教育理念,主动放低身段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解与认识,并且可以适当的培养一些与学生相同的爱好,以便能更好地与学生打成一片。当然,班主任教师也应该发自内心的尊重每一位学生,做到将心比心,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理解,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习。
九、创建多元的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文化世界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管理者,也是教书育人的引导者。如果班主任可以在自己的学科课堂当中融入德育渗透工作,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在文化素质的提升中,感受到浓厚的学习氛围。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人文事件,让学生在观看中拓展自己的知识广度。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德育教育。
十、树立公平、公正的管理态度
想要解决高中班主任对待学生的管理方式不能一视同仁的管理情况,高中班主任应该进行改正,通过树立公平、公正的管理态度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公正、公平的管理态度才能够让学生信服,才能够建立起正确的班级规则,让学生可以自觉地遵守,提升班级管理效率。笔者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会提前告诉所有的学生不论是谁犯了错误都会受到惩罚,没有例外,不论学生的学习好或差。笔者还告知学生如果笔者犯了错,学生指认出来笔者也会接受惩罚,并且奖励发现的学生。笔者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相信笔者能够公正、公平地进行管理,会故意犯一些小错误让学生进行指正,借此惩罚自己,以身作则,树立起良好的管理风气,让学生真正从心底信服,从而实现高效的班级管理。
结束语
在一个班级中,班主任是最高的领导者,也是班级与学校活动展开的重要联系人与执行者。因此,班主任管理活动的开展对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升与思想道德培养,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教学工作的开展,已不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中心,而是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这也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班主任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创新型的班级管理观念,使学生在良好的班级环境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斌.高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德育教育融入策略研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51-159.
[2]莫兴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之我见[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59-461.
[3]侯德斌.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的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12):144.
[4]杨乾.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技能与方法探究[J].作家天地,2019(23):116+118.
[5]孙森.新形势下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探讨[J].文理导航(上旬),2019(12):98.
[6]王凤.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J].家长,2019(34):76.
[7]苗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管理与教育工作[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3):135.
[8]刘春.高中班主任实施柔性管理的管理经验总结与交流心得[J].华夏教师,2019(33):87.
[9]张一栋.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J].学周刊,2019(3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