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4批次   作者:梁山花
[导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被赋予的责任已经发生了变化
        摘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被赋予的责任已经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也”而班主任作为教师被赋予的职能和责任就更大了,为了保证新课改的顺利进行,我们通过对当下班主任在管理工作种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目的是给广大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老师解决班级问题,科学管理班集体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方式;班级管理

        引言:面对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家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当下,提出了“新课改”计划。但是在新课改推行期间,我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地到了极大地发展,而这种发展也导致了中国人口的剧增。在这样复杂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初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关注度提高。本文通过分析初中班主任在面对这样大背景下初中生管理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式。期望对目前复杂的教学背景下的学生管理方式做出有意义的研究。
1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可能遇见的问题
1.1学生方面
        自我管理意识差,集体意识薄弱。目前初中学生以05后为主,05后的生活条件优渥,接触的新鲜事物较多,思想开放,更加渴望被关注,需要更强的成就感。同时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上一辈的溺爱和缺乏家长的陪同的环境中,容易受到不良的文化的侵扰,导致05后的学生可能存在自我管理意识较差,集体意识薄弱等现象。而这些恰好是集体荣誉感培养的重要因素,体荣誉感的缺失导致班级管理的难度增加。
1.2班主任自身方面
管理观念存在误区
        有些年龄比较大的,或者教龄时间长的老教师可能存在者思维固执,认为凭借传统的方式和固有的管理模式就可以轻松管理班级,不愿意去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其实当代年轻人从小接触多媒体设备与现代信息技术,其掌握的知识相对比较庞杂。在学习新知识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上要比班主任或者老教师强。若是教师不能及时跟新知识管理库以及学习新的管理技巧,那么学生只能是越来越不好管理,师生矛盾会越来越大。
管理压力大
        在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迅速地今天,05后获取知识的方式要优于80、90后,而且当下社会知识密度远大于从前,这也就导致学生的思想比较早熟,更早地想表现自己,突出个性,极容易与周围同学发生矛盾。而教师的职责是维持一个相对稳定和安静地学习环境,这就使得学生和老师之间可能会发生新的矛盾。若是处理不妥善又会引起家长和社会的不满,班主任成为了各种矛盾的焦点,使得班主任的管理压力增加[1]。


管理方式不当
        虽然新课改的推行要求教师要将学生放在学习主导地位,部分地区的老师也依照新课改的要求已经实施了科学管理模式,但仍有大部分的教师依然习惯于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而已经开始实行科学管理的学校,其管理的方式却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似,过于粗暴化,只不过是披上了新课改的外衣,仍无法从根本上去解决学生的问题,矛盾依然存在[2]。
缺乏民主管理
        初中阶段,大多数家长和班主任的思想还是传统教育的思想,认为初中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班级管理等事务,没必要过的让学生参与。所以就会出现班级中班主任一人为全班作决定,或者班主任与主要班干部决定班级大小事务。而这种决策导致学生对于班级管理缺乏参与感,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则会导致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的缺失,班级管理出现问题。
师生之间的沟通不足
        受功利化教育的影响,虽然新课改要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也在要求让学生减负。但这些思想去无法对部分教师造成影响,依然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位工作目标。班主任致力于班级学习氛围的营造却无法与学生进行其他方面的交流,使得学生与老师之间不了解,且相互疏远,更加不利用班级的管理[3]。
2 解决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2.1班主任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提升自身修养
        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努力学习新思想、新观念、新的管理方式,拉近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距离。了解学生,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2.2 带领学生远离思想误区
        教师的职责早已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这三个方面,老师要带领学生接受新课改的新思想,对传统的教育模式保持一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态度的,完善和发展新课改要求下的科学管理模式。
2.3帮助学生树立好三观
        班主任的任务除了帮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文化以及发展学生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正确的集体意识。让学生懂得去爱人、理解人。确保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结:
        造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难得因素很多,除了学生和教师自身的因素外,学生家长和社会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无论造成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难得因素来自哪里,其都对初中班主任个人的人格魅力、文化素养以及心理承受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初中任课教师在做初中班主任前做好心理预设准备。
参考文献:
[1]陈成琳.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7(14):70.
[2]王元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44+46.
[3]周顺兰.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33):190-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