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学生管理中对学生进行自律培养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4批次   作者:李金华
[导读] 初中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都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
        摘要:初中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都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以此具备正确的自律能力和习惯。自律性对于学生学习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在接受教育之中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当然,在初中学生管理过程中中,对学生自律性的培养,是目前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本文分析与研究在初中学生日常管理活动中,如何借助多样化管理策略提升学生自律性,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自律能力。
        关键词:德育;自律能力;尊重学生;集体
        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推行之下,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素质理念与德育思想,推动学生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走出个性和差异,尊重学生自身思想和习惯,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分析,在思想上达到自律要求。在面对新时代背景之下,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将极大化提升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之中都能够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懂得自己学习与生活的目标所在,为自身提供强有力的发展基础。
        一、培养学生自律能力注意原则
        1层次性原则
        不同的学生具备不同的学习特点、心理特点与性格特点,所以,初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律能力培养过程中,应首先尊重学生差异性特点,根据学生自身不同闪光点来进行相应自律内容的培养设计,满足不同学生自我管理需求,用个性化与差异化评价体系来对学生自律能力给予鼓励和引导。
        2主体性原则
        学生思想品德的树立,是彰显学生主体性地位的重要标准,当然也是学生德育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主体意识培养之中,初中教师应对学生内在需求、情感活动等因素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确主体性地位的重要性。因此,初中教师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应通过教学启发功能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与养成,以此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主体性自律能力,发挥学生自我权利,去参与到相应学习活动之中。
        3针对性原则
        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学生管理活动中,为了强化学生自律能力培养效果,便需要在培养之中融入针对性原则,根据学生自身需求,来开展针对性的培养内容,将自律培养内容融合到教学除了之中,使得培养方法灵活多变,符合学生预期。


        二、如何在初中学生管理中对学生进行自律培养
        1管理活动中应奖惩有度,言出必行
        对于初中学生管理工作而言,初中教师应在管理中设计与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对学生行为给予奖惩,确保学生都能够遵守班级管理规则。当然,教师在班级之中也应遵守这些制定的规章制度,以此做到言出必行,为学生带来模范作用,让学生能够在教师带领之下形成良好的自律能力。
        比如,日常工作中,班主任不可避免地要布置很多活动,提出很多要求。如果确有学生没有按要求完成任务,而老师又没有按事先的规定进行惩戒,本来学生是担心受罚的,最终却没有受到什么责罚,或根本不象老师说的那样严重,久而久之,什么纪律、规则的所起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反之,如果老师处理此类问题时,不管是班干部还是普通学生,不管是学习优秀的还是成绩比较差的,一律一视同仁,言出必行,慢慢地,老师说话的分量就会越来越重,学生的行为就会越来越能自我控制。
        2教师应做到为人师表,身教胜于言传
        初中教师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之时,应首先明确自身管理功能与定位,不可将自身地位凌驾于学生之上,应与学生保持平等关系,并用自己的耐心与爱心去关心每一个学生,构建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教师关爱之下真正表露真心,以此遵守教师提出的相应纪律规则,在潜意识中尊重教师,也尊重了纪律约束,养成正确的自律习惯。
        教师本身就是学生最直观的、活生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可塑性、模仿性都很强的中学生而言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要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己,用自己的自律言行去影响学生,才能使学生尽快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3重视培养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
        在初中学生管理工作之中,初中教师应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并尊重学生主体价值,让学生在课堂之中发挥自由性与主动性,去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之中,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管理活动中树立一个良好的责任感。当然,初中教师也需要让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之中,去让学生感受到集体乐趣所在,并在集体活动中保持自身纪律性,确保集体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所以,集体活动与学生自律培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责任感,形成正确的发展思路。
        总之,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之中,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成为了当下培养学生能力的主流思想。因此,在初中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应通过对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以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律习惯,在课堂之中发挥自律价值和功能,来内化学生学习与发展需求,真正实现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褚远辉.培养初中学生自律能力的途径[J].云南教育,1997(11).
        [2] 杨会.浅谈培养初中学生想象力的几点做法[J].文理导航(下旬),201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