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素质教育观念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不断深化,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活动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因为小学时期是学生养成良好三观的基础时期,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辅导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做到学习能力培养与心理健康培养齐头并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通过深入探究小学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开展心理辅导的具体策略,以期提升小学班主任管工作质量,为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心理辅导;开展策略
在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由于小学生的个人思维受到年龄阶段的限制,对班主任的角色认知也是不同的。小学班主任不仅仅是班级的管理者,同时也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是学生个人发展的引路人。因为小学班主任每天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是除了任课教师之外最长的。因此,班主任肩负着对小学生开展心理辅导的重要任务。但是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有很多小学班主任受到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往往将管理重点放在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方面,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指导。所以,小学班主任在应该充分履行个人职责,突破常规的学生管理经验的局限,在推动学生个人学习能力发展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心理健康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从基础阶段奠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导向开展心理辅导
在实际的小学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不仅要重视推动学生理论知识学习能力的发展,也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思想道德实践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发展。但是在当前阶段的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大部分班主任受到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一切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为中心;有些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但是其心理教育活动也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的管理思想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小学班主任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推动学习能力教育工作的发展,同时在工作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导向,科学设计管理内容,以推动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例如,为了推动学生对养成基本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基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取向,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我在开展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4周年的活动中,为学生播放《那年那兔那些事》等反应我国近代史的动漫作品,通过构建贴近历史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在直观的视觉冲击下认识到侵略者的残暴行径,使学生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自觉养成爱党爱国的优秀道德品质,从而有效提高了心理辅导教育工作的质量。
二、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推动心理健康辅导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一定要注重班级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建设班级文化的方式,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乐于学习、积极奉献等健康心理。偌大的校园,皆由一个个独特的班级组成;满座的教室,承载学生求学的梦想。班级文化外显于教室墙面立柱之上,内化于学子言行举止之中。他们类型丰富,各具特色,只有找准自己本班气质,构建独具魅力的班风,才能推动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从班级卫生工作上入手,通过共同制定班级值日表、班规、学生守则等内容的方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此外,环境整洁、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情。第二是文化空间的构建上,我们可以为学生在教师内悬挂一些励志类的名人名言,在增加班级文化气息的同时还能够推动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第三是在舆论环境上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不歧视、不排斥,通过重点关怀和赏识教育的形式杜绝学生之间冷暴力事件的产生,严防不良心理思想对学生的危害。最后,班主任要推动团结友善、和谐向上的班风建设,用集体发展推动个人发展。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班主任要用班风带动学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放平心态,快乐学习。
三、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进行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学校是小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区域,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形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教育效果,通过各种展板、文化墙、板报、广播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在长时间的文化环境熏陶下,自觉的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素养。此外,丰富的课堂活动是构建校园文化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小学班主任在利用校园文化环境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发展时,可以通过开展校园活动的方式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例如,为了推动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我为学生设计了“抢宝物”的游戏活动,在运动场上我见学生分为5人一组的游戏活动小组,一组为“护卫者”,另一组为“拦截者”;这样每两个小组进行游戏活动,“拦截者”小组要在“护卫者”小组将自身护送的“宝物”运送到指定区域之前将宝物抢到手中病运回自己的“基地”内。通过这样的游戏化教育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紧张的竞争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共同完成“护送”或者“拦截”任务目标的过程中认识到合作的力量与团队的重要性,在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中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仅推动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同时也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小学时期是学生奠定健康心理基础的重要时期,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时,要注意教育手段和教育形式,通过多元化的管理活动,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观念,从根本上提升心理辅导教育的质量,以推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郁.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9(1).
[2].杨文娟.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