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和具备适应未来发展的必备品质和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改变以往教学中只注重历史知识和理论讲解的问题,加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本文就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培养展开讨论和研究。 新课改提出了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目标,这对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课改实践中,初中历史教师要深入研究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与经验,以期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基于此,研究首先论述历史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然后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前言: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这里的“核心素养”指的是长期积累沉淀的自身内在品质和素质,比如一些品德教育,知识能力和思想观念等。“素养”则是指,通过后天的培育和引导教化。素养的养成,既是个人自身的先天性天赋,也是后天的引导培养。因此中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人文历史素养,是很重要的事情。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包括基本知识,个人能力,价值观等,是通过日常的教育和自身积累沉淀的历史知识和情感态度的综合反映,主要表现就是能够从历史角度出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的历史学习中,历史学科的素养是重要的培育目标。据此,本文就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以下探讨。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符合我国教育部对历史课程的要求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在中学阶段,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导。这是教育部正式提出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教育转为学习,全面落实核心素养是现阶段新课标改革的主要发展目标。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要求。
(二)有利于初中生学习历史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他们自主的学习历史知识。历史学科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科,通过培养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们学习历史,了解历史。历史学科中,有许多关于优秀品质和良好行为的事情,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中,将这些良好的历史事件引入到课堂,让学生知道当时历史事件的发生,让他们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增强历史学科对初中生的培养作用
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里面包含了过去朝代的改革知识呵国家情怀精神,存有许多正能量的事迹和精神。这些都对学生的自身修养呵综合素质有很大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学科,吸取其中的优秀品质呵爱国精神,帮助他们提高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发展有帮助。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面临的困境
(一)初中生难以理解抽象的理论方法
当前,对于初中生的历史学课核心素养,许多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多采用的是灌输填鸭式的教学。在课堂上专门针对核心素养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把这一理论知识抽象化的传输给同学们。核心素养的理论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本身就存在着一些难度,加上对于历史学习需要记住很多历史知识,学生们在对于这些核心素养理论知识学习的时候,就会感觉很困惑,不容易理解,造成了学生对于核心素养学习缺乏兴趣。
(二)历史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初中 还不存在分文理科的现象,多数学校都是班级里一起学文理知识。学生既要学习语文历史,也要学习数学英语。那么,相对于历史这种文字类科目,教师就不会过多的重视,往往他们最后都只是讲解一些重点给学生,让学生过关考试。历史学课没有引起学校的重视,也就造成了核心素养没有教授。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学习一门学科,首先就是要培养关于这门学科的兴趣,要能够吸引学生去主动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趣味小游戏或者是知识竞赛,让学生主动参加,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二)在史实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
历史,离不开史实两个字。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古代文人的优秀品质史实,或者是爱国情怀的精神品质进行教学,通过讲述历史中古人的优秀品质,来向学生间接的传输核心素养,让他们潜移默化的接受。
(三)鼓励学生自主制作历史时空轴
在进行语文学科的学习时,一篇文章总会讲到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历史学科的学习也是相同的,都是由时间,地点,事件组成。和语文课程相比较,历史学科的学习,更富有综合性和情节性,具有历史性。尤其是历史中,历代大事件的发生和各朝代更迭的时间尤为重要,可以这样说,如果历史脱离了时间,那么它就不能被成为历史。比如一些关于历史朝代的编撰歌。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和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自此完。这一首编撰的历史朝代歌,就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记忆历史的更迭情况。正是因为这些时间的延长性,才有了历史性。这也让历史学科的学习变得更具有条理性和衔接性。因此,教师要学会利用历史学科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去发现历史事件或者朝代的时间顺序,建立一个关于时间的历史轴,建造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朝代发生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时空轴里能够明白当时朝代的变迁,历史发展的必要性 ,除此之外,还需要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结构,将时间和空间融合,制作自己的历史时间轴。
结语:
最后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也能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淑华。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0,(13):61-62.
[2]张言。关于培养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2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