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活动,精彩的课堂 —初中历史课堂充满趣味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4批次   作者:何天金
[导读] 随着国内新课标改革的不断发展
        摘要:随着国内新课标改革的不断发展,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理念已经由传统应试教育理念转变为素质教育理念,初中是学生历史学习基础的重要夯实阶段,但是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如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重视这一点,只是单纯开展传统课堂教学,使用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就难以达到培育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因此趣味教学的引入十分有必要。趣味教学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采取方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产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从而创造和谐融洽的历史教学氛围,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历史教学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所使用的教材,探索趣味性历史课堂的最优模式。
        关键词:精彩课堂;初中历史;趣味性
        大部分初中学生都对历史这门学科有枯燥乏味的看法,历史由于背诵内容占比较大,导致历史课程学习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更加枯燥乏味。也正是这个原因,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都多多少少带有一些抵触心理,不能专心致志地开展历史学习,学习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基于当前初中历史学习的这一情况,历史教师应当将趣味性注入历史学习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有效打造历史高效课堂
        传统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受到传统历史教学理念的禁锢,秉持考试成绩至上的原则,在实际教学时只是一味灌输历史知识,课后要求学生完成重点知识点记忆和课后练习,课堂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在素质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开始向素质教育转变。小组合作教学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    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到历史的学习当中,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充分拓展历史学习的深度。比如说,在教学“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这一历史课程时,宋代社会风貌主要分房屋建筑、节日风俗、交通工具、娱乐、饮食习俗和服装特点六个方面,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六个小组,小组通过自主查找资料和交流分别完成各自小组的任务。房屋建筑小组的任务是查找资料了解宋代共有几种风格的民居建筑,不同风格的民居建筑各有什么特色?节日风俗小组的任务是了解宋朝有哪些重大的节日,这些节日都通过怎样的方式去庆祝,这些节日与当前国内节日有哪些异同点?交通工具小组的任务是寻找清明上河图中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交通工具,不同交通工具的作用是什么,不同交通工具使用人有什么区别?娱乐小组的任务是来哦接宋朝都有什么形式的娱乐活动?饮食小组的特点是思考宋朝不同民族之间的饮食文化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服饰小组的任务是了解宋代不同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以及这些服饰特点的历史变化。不同小组成员通过查找资料更加充分地理解了课堂教学知识,分组查找资料也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也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提高。


二、开展课堂辩论比赛,有效增强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辩论比赛是素质教育理念带进初中历史教学课堂的全新学习模式,将辩论比赛应用于初中历史学习课堂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的积极性,活跃初中历史课堂氛围,为初中历史课堂注入更多的趣味和活力。学生在辩论前需要准备大量的资料,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累积辩论过程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比如说,在进行“辛亥革命”这一课程教学时,辛亥革命带来的历史意义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在课堂知识点讲解完成后,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个辩论小组,正方的论点设置为辛亥革命成功,反方的论点设置为辛亥革命失败。学生通过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别从社会经济。社会文化、革命的性质等方面展开辩论,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也在热烈的气氛中掌握了辛亥革命历史意义这一知识点。
三、重视课堂备课,有效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教育领域也开始使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教师一改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多媒体等信息技术需要教师在课前做更加充分的准备,初中历史教学知识内容多,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含量,现代信息技术将知识以更加立体形象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多媒体信息技术同时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青睐,教师可以通过课前的充分准备,将极具趣味性的知识点呈现在学生面前。比如说在进行《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这一课程教学时,学生不用再接受教师填鸭式的教学,而是观看使用幻灯片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可以展示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变化。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社会主义时代下的五彩缤纷生活”。
四、通过思维导图,有效改善学生的记忆水平
        初中历史课程历史事件较多,不同历史事件之间多多少少又存在联系,此时教师仅仅通过课堂教学讲解知识点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利用丰富的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制作逻辑性较强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可以按照时间线对历史事件进行理解。比如说,在进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不同国家侵略中华的事件时间、出发点等以树形图的方式列出,,进而加深学生对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深刻理解。由此可见,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应用,可以培育学生更加缜密的学习思维。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课堂学习中,教师通过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开展课堂辩论比赛、重视课堂备课、制作思维导图等形式多样的方式,让初中历史课堂更加充满趣味性,学生不仅更好地掌握了历史知识,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真正做到爱上历史学习。
参考文献:
[1]刘艳妮.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技巧[J].学苑教育,2019(12).
[2]朱玉环.浅谈如何增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趣味性[J].发现,2019(18).
[3]焦慧芳.注重“活动”设计 让初中历史课堂充满趣味[J].文存阅刊,2019(07).
[4]范燕燕.注重“活动”设计让初中历史课堂充满趣味[J].新课程,2019(05).
[5]黄会.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的策略[J].高考,2018(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