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4批次   作者:苗 春
[导读] 音乐鉴赏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们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
        摘要:音乐鉴赏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们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增强自身的音乐素养,通过对音乐进行欣赏与学习的方式,能让他们更全面地感受音乐的魅力。但是,在当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部分音乐课程的教学未能关注到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培养,因此导致了教学方法存在一些问题。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分析
引言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要基于新课改的要求,对课程教学进行合理挑战和优化,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致力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采取何种教学方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文化素养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休戚相关。
一、高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本质
关于高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音乐的审美价值方面。随着教育部门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重视,音乐教育事业已经被划分到艺术教学的类型,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来自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当今社会中,音乐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无论是繁华街道还是乡下小路都播放着流行歌曲,还是田园风光都充满了来自大自然的奏曲,悦耳动听。对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意识到审美价值,引导学生在音乐道路上前行;另一方面,体现在音乐的文化价值方面。音乐的历史也是非常久远的,我国音乐历史可以直追到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彼时已经形成了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这也是许多其他领域文化所不能比拟的。随着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音乐的形式也变得多样化和丰富化,传播途径也越来越广。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对于音乐文化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
(一)注重背景知识简介,增进学生对作品的解读
任课教师在带领学生赏析音乐作品时,需要先简要论述作者创作该音乐作品的背景知识,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为适宜的讲解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赏析该音乐作品的积极性。梅兰芳作为京剧大师,教师在带领学生赏析他的音乐作品时,可以先论述作品对应历史环境及故事内容,让学生在明确相关内容的前提下进入赏析,从而提升学生的感知力和鉴赏力。
(二)多元化的音乐体裁
作为高中音乐鉴赏教师,要根据教材当中的内容以及学生们的发展需求,加深对不同音乐体裁的研究,通过系统整合的方式,针对不同的主题,为学生们展现出不同的音乐体裁,以此丰富音乐鉴赏教学的素材,增强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多元化的体裁是教学研究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引导学生们鉴赏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有利于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层次,并在鉴赏中形成更为独立、清晰和有梯度的思维方式,聆听感受不同体裁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在现代化发展中,音乐的体裁以及表现形式变得更为多样,这一发展特征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教师教研工作带来了困难。在音乐鉴赏教研工作中,教师要不仅要从音乐的情感、音色以及特征方面着手分析,更要关注到不同体裁在区分音乐作品时的作用,整合音乐教学材料,帮助学生们更快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特征。
(三)在教学中探索并实践新型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对教师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形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学生的学习,存在着教学形式单一、不适合时代发展以及教学内容枯燥等弊端。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并投入教学,为探知新型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教师需要进行实践,用以证明,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教师需要一改以往的传统、守旧教学做法,及时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不断实践新型教学方法。
(四)灵活运用多媒体,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通过将多媒体设施合理运用到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感官体验,从视觉、听觉等多个方面进行赏析,从而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引导学生赏析民族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播放有关少数民族音乐的舞蹈视频,让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从而增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
(五)以互相评价的方式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评价进行重视,并在评价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评价教学的方式是指教师对学生群体进行评价,以及学生个体对教师所做出的评价,以互相评价、交叉评价的方式引导教师和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及时发扬和改正,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6]。例如在完成对学生的《少女的祈祷》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如某一位学生在课堂中出现了开小差的情况,以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情况评价学生;学生也需要对教师进行评价,实现评价的双方性,如对教师的变奏曲教学内容进行评价。教师在受到学生的反馈后,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或改正,当堂实现进一步教学;学生也需要针对于教师的评价写一份总结书,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概括,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另外,评价的形式还可以进行延伸。教师可以将课堂评价延伸到课外,如学生或教师可以对生活中所遇到的音乐作品进行评价,引发全班成员的共同探讨,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和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工作中,要从学校的行政教务层面、教师对专业教学方法的研究层面以及在课堂教学的应用层面等多个角度出发,系统全面地分析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改进策略和优化方法。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发展背景下,充分地关注到每一名学个体的实际发展需求,以此为契机,让学生们在音乐鉴赏中收获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感动,使他们真正爱上鉴赏音乐,核心素养也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月平.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问题分析与策略探讨[J].北方音乐,2018,38(23):154-155.
[2]李春.音乐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研究[J].大众文艺,2018(19):234.
[3]高茹烨.音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J].高考,2018(23):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