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4批次   作者:犹 俊
[导读] 在初中课程教授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摘要:在初中课程教授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一般在数学课程中较为常用的为思维导图,主要因为其在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较为简便的图解的方式,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清晰明了,如果将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应用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上,也可能会受到更好的教学成效,因此,尝试着将思维导图的方式运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引言: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方法,与其他的教学方法相比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可以以一种更加清晰的教学方法使学习变得更加条理、内容丰富。除此之外,在应用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实际的学习情况,对学习的篇章进行整体的构架整理,不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思考的能力,也有利于增加学习过程的兴趣。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的本质是图解,可以通过一种图形的方式,辅助其他的放射性设计图样,将相关联的内容围绕着一个主要环节开展而来,思维导图是一个不断将学习内容进行详细化的过程,这种方法最开始使用在工业领域中,但随着应用越加广泛,逐渐的在教育领域也有它的身影,经过几年的不断发展与改进,已经成为众多科目教学方式的重要形式之一。由于思维导图在内容展现上存在一定的递进功能,因此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主要是因为写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逻辑,这一点与思维导图相匹配。经过多项研究发现,将思维导图应用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英语学习的进度,且收获的效能很高。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很久以前就应用到其他学科上,因此在使用的成熟度上已经足够完整,因此将其应用在英语写作上面,也是可以行得通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与这种较为新型的教学方法相比,在大多数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都是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首先是老师通过讲解案例的方式,使学生对英语写作有一个较为初步的了解,后期再通过不断的进行训练来达到巩固的效果。完成之后再由老师进行统一修改,再将修改后的内容与同学进行交流与讨论。这种写作方法可以提升英语写作能力,但是与较为新型的写作方法相比,学生写作能力进步的速度较慢,不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更为显著的提升。由于初中生接触英语写作时间较少,导致容易在写作方面出现多种问题,其中包括拼写错误与并错误以及结构不够完整等,学生写作过程中主要的失分项就在这几种问题中。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根据思维导图,进行整体构思
        在对这种教学方式应用之前,首先需要老师对思维导图教学法进行普及与引导,通过介绍以及普及使学生对思维导图有更深刻的了解,并在不断的练习中,使学生更加深刻地应用思维导图,这种方式有利于在学习过程中,对整个写作框架的认知,教授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该围绕一个较为核心的内容进行展开,思维导图构建过程中需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但同时小组之间的互相讨论也有利于思路的展开,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是对主题进行提炼并不断延伸,这种方式与拟提纲相比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对文章进行一个整体的构思,并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地对思维导图进行纠正与改善,保证最后的写作效果。
        2.开展相应训练,提升思维方式
        建立思维导图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教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通过一定的条理性整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写作的效率以及质量,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带来的有利作用。

但这种教学方式,是否可以较为广泛的应用在英语写作上,需要不断的进行练习与研究,得到较为积极的结果。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不断地向学生渗透有关思维导图的优势,并在平时的实践过程中,引领学生用思维导图建立相关的写作模式,经过多次训练,使学生在意识想法上更加依赖于思维导图的建立,为自己培养更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老师在整体教学中可以通过一定的例子,为学生做示范。思维拓展的整个训练过程,可以通过对一个词语进行描述开始,描述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这个词语,不断地进行思维模式拓展,并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一定的知识框架。在思考的过程中可以加入老师的指导,避免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出现偏颇,及时的对错误进行纠正,有利于后期正确的学习。思维导图的构建具有一定的难度,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对核心主题不断的思考与分析,在构建过程中也要了解方法的使用过程。有一定关联的事物可以对关联内容进行分析,并将其统一的分到一个类别,并对其进行扩展。例如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下一步需要考虑的分类级别为动物主要分为哪几种,每一种动物又有怎样不同的特点,通过这种逐级向下分类的过程,使思维逐渐打开,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提升,增加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整个思维教学过程中,重点考验学生对于较为冗杂的事物的概括能力,如何可以从众多知识内容中,提取到较为重要且具有概括性的内容,需要通过平时的训练来积累。老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入相应的问题提炼训练,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阅读一篇英文文章,并对整体的文章进行理顺与分析,使结构更加清楚明了。并掌握创作者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创作思路。通过不断的训练,使学生对于思维导图重要内容的提炼,有了更大的进步,在后期的思维导图建立中,有一个更好的基础。
        3.构建连接关系,促进有效衔接
        经过多次的训练,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构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也更加容易掌握这种教学方式。但是在构建的过程中,依然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其中包括构建之后发现,需要表达的内容与文章的整体有偏差,即在对内容主体进行提炼时偏离了重心。各个部分的内容在关联性上较差,无法在内容上建立有效的联系。在平等段落的提炼上缺乏逻辑性,可能会给人一种较为混乱的感觉,无法从中感受到条理。因此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有偏差的学生进行指导,教授学生在思维导图建立中,最重要的是将内容的关联性找到,并逐级地进行关系建立。这样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建立的关系具有逻辑性,不会与实际的内容有出处。要保证写作的相关内容具有较高的衔接性,防止出现内容脱轨的现象,避免这种行为有利于提升整体的英语写作水平。
        结束语
        思维导图由于拥有的众多的优势,因此有较为广泛的应用领域,将其应用在初中英语写作上,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有更大的进步空间。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新型的教学方法不断的进行引导,使学生有更高的积极性去接受与使用。并通过不断的训练,将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优势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吴宏丽.探究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结合途径[J].名师在线,2019(35):70-71.
        [2]朱娥,周利君.初中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热效应的冷思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36(06):93-97.
        [3]邱琼.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8(16):25-26+39.
        [4]钱宜璐.初中英语思维导图写作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5(02):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