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 心素养发展的分层阅读教学尝试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4批次   作者:牛栋 徐宏萍
[导读] 因材施教,立德树人。
        摘要:因材施教,立德树人。阅读是培养学科素养、阅读素养的有效途径。实施分层阅读教学是确保全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对分层阅读教学科学有效地研究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阅读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结合课题研究的案例,对分层阅读教学的一些尝试性做法做概述性总结,探讨如何在分层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分层阅读  阅读教学

一、研究背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强调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基于语篇运用各种策略,学习语言和文化知识,分析、理解主题意义,逐步发展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一教育理念可以通过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活动实现。
        高中生自小学一路走来,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学生阅读能力不均衡,往往可以分出三个或多个层次。面对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教师该如何实施阅读教学?分层阅读教学是确保全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层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它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基于分层的阅读教学也必然会让每个学生能“吃的饱,吃的好”,最终达到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现行阅读教学的常见问题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比大,耗时多,结果却差强人意。主要是因为当前阅读教学本身存在问题,比如过多的统一要求和实际操作不相符、不配套,可操作性不具体。主要有以下表现。
1、学生阅读水平有差异但教学目标却要求统一
        学生在长期成长过程中,由于自身环境、智力发展、理解能力、家庭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阅读能力各不相同。但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了特定难度的篇章并设定统一难度的问题,阅读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不齐的差异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消极怠工,不主动思考。
2、语言教学重知识传授但忽视和阅读有机结合
        语言是文化载体,也是思维工具。长期以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偏向于分析语言结构、评析语言知识。教师偏重于“讲”,不注意对学生阅读质疑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问题的设置梯度不大使各层次学生难以进行主动探究性学习,导致在实践中运用语言能力不强。阅读教学停留在读,读后与写的活动结合往往被忽视,语言往往输入的多,输出的少。因而,教师们重点分析的语言知识不能在语用中得到有效性检测。语言和阅读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为有系统性的、逻辑性强的语言输出做准备。
3、班级授课重教师主导作用且弱化学生的主体自觉性
        Chomsky关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效果,要求合作学习来培养合作意识。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言堂”,设置的问题更像是“圈套”。学生缺乏能动性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无建构、少质疑乃至不能评价作品。学生不能主动自觉开动思维,情感不能有效激发,那就很难走进作者、走进文本,获得美的理解和感悟。
4、强化了无效刷题且淡化了阅读技能策略的长效指导
        阅读既是教学手段和途径,通过从视觉材料中理解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通过对文章的深层次理解和挖掘培养思维,发展思维。但阅读理解这种题型只是一种检测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的手段。在教学中,老师们往往过于专注于分数,强调刷题得分带来的成功感,忽视了阅读可以培养思维、获得美感这些深层价值,缺乏对于阅读技能策略的有效性指导。即使部分老师进行过策略方法的指导,但很多呈片段化,不能通过长效性的一贯指导来提升学生总体阅读素养。把刷题得分理解为阅读能力的提升从而忽视常规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是不正确的。

三、解决办法
        布卢姆认为尽管个体之间有差异,但人人都具有学习能力,只要获得适合的学习环境或条件,他们都可以掌握学习内容。
        奥苏贝尔(1963)指出“意义学习”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学习材料必须被学习者接受和理解;其次,学习者要能同化新知识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建立联系,同时,学习者须有对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建构主义认为,获取知识要借助必要的学习和他人帮助,在特定情境下把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积极主动建构起来。
        综上,我们在分层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时,进行如下宏观把握。对于优等生(A层学生),我们基于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尝试,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式教学为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换位思考,从教的角度出发,更利于优秀学生夯实语言基础,把握语篇,扩大知识结构;同时,我们会多采用读和写的结合来检测学习效果,并采取课后诊断性评价让学生自己反思学习中的不足。对于中等生(B层学生)来说,我们构建以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学来确保课堂的有趣性和知识的饱和度,相比于A层学生以篇章为主的写作任务来说,B层学生的作业安排更多的是一些语言变化的训练、单句的翻译和仿写。

学困生(C层学生)由于水平限制,需要教师耐心地循循善诱,因此,教学的根本在于学生“会”和“懂”以及培养学习“兴趣”上下功夫,教师需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入各个教学环节,教学设计一定要有梯度,不能一味追求难度和广度。对于C层学生需要有耐心、通过有条不紊地细致讲解以维持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兴趣,千万不可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温和的方式比上什么、怎么上更重要。但无论是先解读语言知识再学习篇章还是先学习篇章再解读语言知识,终极目标都是要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和理解能力,该层次学生作业可以先安排基于篇章语言运用的“说的练习”为主,再慢慢过渡到“写的练习”。对于文本题目的设置,A层学生要注重思维的发散,以推理、批判型题目为主,C层学生要重基础,以事实查找和主题大意型为主,B层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水平进行适度安排。学以致用,三个层次的问题设置都应该兼顾联系生活。
        在分层阅读教学时,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指导操作。
1、前期准备要充分
        无论是走班分层,还是班内分层,准备要充分,这是有效分层阅读教学的前提。要认真考虑如何确定学生学习能力并进行分层、如何量体裁衣选择阅读材料并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分层教学等问题。分层阅读教学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宏观规划,这一点尤为重要。因此,认真调查学情是分层的基础;学生全面能力是分层的依据;分层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分层要能动态监控。努力做到有效分层、合理分层。
2、重在语篇,深入教学
        语篇结构重在把握语篇的主题、中心思想、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教师要先深入研读语篇,利用主题、篇章类型、各文体自身结构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语篇所表达的主题意义,建构结构化知识,内化语言,表达观点,深度学习。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关注语篇的选材出处和发表时间,分析作者立场、观点或写作风格,以及特定时期的语言特点等。
        3、丰富阅读活动学习方式
        教学手段多样化,思维导图常态化。语言教师不仅要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和工具,而且要善于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来辅助并促进教学。在篇章分析时,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引导并帮助学生完成信息获取。老师应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主题内容、学习目标和学生经验,组织有差异性的学习活动。
4、处理好教、学、评
        “教”是教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和把握;“学”是学生把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核心素养;“评”就是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测学习效果。三者要有机结合,努力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四、总结
        语言的学习不是线性“产品加工”过程,而是交际双方互动理解的交流过程。学生要在认知的基础上内化语言,培养思维。因此,对学生学情进行认真分析,合理分层,通过选择合适的语篇和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建构真正的适合学生且能够促进不同层次学生思维发展的英语课堂。
        本文主要以课题研究为依托,结合实际研究的一些课例对分层阅读教学的成果和心得进行概括和提炼。大胆尝试分层阅读教学,探究寻找有利于适合学生发展的阅读活动课。努力创造真实情景,通过“听、说、读、写、看”等方式培养学生语言、文化意识并促进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晓刚.高中英语如何进行分层次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6(1):171.
[2]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 课程·教材·教法,2015,(5):79-86.
[3]韩相勤,郑秀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多元评价的行动研究[J].基础外语教学,2017(6)19-28+109.
[4]何文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英语教师,2018(18):115-117.

[5]梅德明,王蔷.高中英语新课标解析[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6]王静,詹蓓.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基础外语教学,2019(3):78-84.
[7]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六大变化之解析[J].中国外语教育,2018,(2):11-19+84.
[8]文秋芳.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9]吴耀武.大学英语阅读分层处方教学模式研究[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
[10]张仁贤.分层教学解密[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6.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1.牛栋(1982.11),汉族 性别(男),籍贯(安徽省巢湖市),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从事高中英语教学活动

         2. 徐宏萍(1966.7),性别(女),籍贯(安徽省巢湖市),本科,从事高中英语教学活动
本文系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17年立项课题《高中英语分层阅读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 HJG170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