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育游戏有可能成为课堂教学的创新途径。教育类电子游戏的可操作性强,给学生提供的操控自由度高,重复探究反复试错可能性多,协同协作完成项目更符合自主学习理念。数学教学中使用教育游戏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增长和数学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都有帮助,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探讨在“互联网+”背景下,数学教学中运用教育游戏创新课堂教学途径,促进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发展,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其自主学习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育游戏 数学探究 创新课堂
在中高考的指导作用下,数学课程具体实施中注重知识传授、机械记忆,强调“解题方法”而忽视学生知识获取与技能培养,对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较少。本文探讨的教学游戏是为特定教育目的开发的游戏,包括电子游戏和实景游戏,也包括可用到教学环节中的计算机程序(手机APP)。
一、巧用电子类教育游戏的吸引力,引导学生自主合理安排预习活动
预习是学生在课前自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法。例如教师在讲授统计这个内容时,可以安排学生提前预习课本,并在“模拟农场17”布置以下任务:分小组选择两种农作物(小麦、玉米、牧草、油菜中选两种),在收成时限内收割庄稼,可邀请好友扩展农场,结束游戏后各小组统计收成(各种不同的作物收成、总收成)用于上课交流。提醒注意:不同作物的成熟时长、不同地点的收购价格、不同作物组合的卖出价格。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游戏经历回答:在白手起家、100%施肥、100%除草相同条件下,玉米与牧草的收成哪一种更多?玉米、牧草的收益对比分析,直接卖出还是加工成青贮再卖那种收益高?卖价高的作物种植步骤多,产量高的买价低,农场选址影响农作物产量所以需考虑南北差异,如何平衡这些选择?
再节选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一些数据,对学生能感知的不同地域农村农业生产不同(游戏中的南北差异)、新型农业经营(现实中的新农村体验旅游经济)、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各地的新型农村合作社等)反映农村发展新面貌和农民生活新变化的统计数据进行初步解读。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国家层面的统计数据,你能了解到我国农村产业现代化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还可以分析出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吗?农业普查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统计学的初步知识就顺理成章地完成导入了。
通过游戏导入以及权威数据的分析,近似真实的情境、有效的任务在游戏的趣味性包装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枯燥的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游戏海量任务组合提供了自主探究可能,只要引导得当,自主学习因素就能植入到学生的学习行为当中。
二、巧用冒险类游戏还原社会情景,跨学科探索以拓展学生阅读范围
数学学科的“五育并举”依靠真情实景来落实,数学用特有的逻辑思维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数学学习的生活实践情境依靠问题情境与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建立联系,并应用数学工具去解决。所谓的“解题能力”实际上是生活阅历与数学应用素养、阅读经历与数学文化素养、社会体验与理性思维素养相互交织的产物,生活实践情境可以通过教育游戏与社会实践建立关联。
如2019高考全国Ⅲ卷理综有一道关于阅读四大名著的随机调查问题,根据已知的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的学生人数,求阅读过《西游记》的学生人数与学生总数比值的估计值。除了通过对概率与频率知识点的讲解,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核心素养,还可以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方面进行教学拓展。通过向学生推荐介绍红楼梦北静王传、三国群英传、新西游记西游降魔、水浒传之梁山好汉等冒险游戏等游戏,要求学生先阅读原著概述再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游戏,学生通过游戏分析其中蕴含的社会历练、谋略。如在三国和水浒游戏中,无论学生选择哪一个主角进行体验,都必须从原著角色设定的基调出发,为角色提升技能进行各种探究(拜师学艺)、到为角色开疆辟土建模(抽取发展经济简单公式)、为角色建立权势进行纵横捭阖(利用原著中的人物关系)。通过游戏经历与原著比照阅读,既能够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提升审题分析的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教育游戏给通过虚拟体验环境,将学生的认知水平从“知道”提升到“体验”,通过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红楼梦》原著宝黛钗三角关系交织着权谋与现实,读者不可能真实重现三者关系,但游戏通过将“权”“钱”量化,给角色扮演者提供一个提出假设(通过游戏地图的选择和虚拟交易获取资本)、并去验证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宝娶黛与宝娶钗的结局不同)。
三、使用沙盘游戏提供创造的资源,把探索实践创新主动权还给学生
沙盘游戏核心是“创造”,玩家可以利用游戏提供的资源(如建材)进行创造,可以有明确的目标(如建楼),也可以没有(如堆沙子玩)。微软推出的《我的世界》教育版,基于跨学科STEAM理念构建技术应用环境,任务型游戏过程强调探索、实践和创新,为玩家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如二次方程学习,只要学生掌握了解题规范,按照规则运算解出答案很容易,但学生始终不明白方程既买不了菜会为什么要学。在《我的世界》中有一个任务:解救一座被恐怖分子安放了定时炸弹的大桥。玩家需要在给定时间内,结合大桥悬空的桥面长度与桥重量(包括桥体自重与桥面附着物重量),结合物理力学算出最少保留的拉索钢缆,以保证桥体在切断部分钢缆后,抗弯曲疲劳强度维持在最低安全限度,为拆弹部队争取时间。在卷面这就是一道枯燥的应用题,但在游戏虚拟的现实中,玩家甚至还要考虑到桥面人群的不稳定因素(恐慌)、水流冲击和桥面切风等外部因素的干扰。当玩家成功解救大桥后会,获得无以伦比的成就感,这就是使用数学的动力——即便我们都知道虚幻的,毕竟遭遇恐怖袭击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的。
沙盘教育游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创作的过程中,在模拟实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将数学应用能力发挥出来。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再满足于老师“端”出来的知识,到自己学技能去宝库中“挖”知识,。
教育游戏可以改变学生学习的思维的过程,电子类游戏的组团对战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在游戏化教学活动中,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数学信息、获取数学应用于生活的能力、利用数学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经济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历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得以形成,从而提升探究思维、自主学习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菊萍.开发数学游戏 助力学习深入[J].小学教学参考,2020(08):80-81.
[2]郭永发.数学游戏在教学中的穿插应用[J].数学教学通讯,2019(31):47-48.
[3]牛金山.新课标下的数学游戏教学探究[J].成才之路,2019(2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