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中职 课堂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4批次   作者:姚蜻
[导读]
        当前,国家大力度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契机。《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提高质量、增强吸引力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但中职学生常常学习困难、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改变低效的课堂教学,笔者根据实际情况作了一些思考及实践。
         一·了解学情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做好铺垫
        中职生学习困难、课堂教学低效,成为了中职教师的一大烦恼。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必须充分的了解学情,包括学生的年龄、父母受教育程度、前期教育情况、心理特点等等。这些事情看似与课堂教学并无直接关系,但了解好这些情况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有帮助的。
        中职学校生源较复杂,以初中毕业生和社会青年为主,年龄多在15至20岁之间。他们大多在前期的教育中没有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在进入中职学校前甚至已经辍学多年。
        家庭教育以及亲子关系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中职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家庭或城市低收入家庭,他们的父母以外出务工人员为主,长期的分离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不懂得怎样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一味的打骂使学生形成逆反心理;或是,听之任之、过度纵容,导致学生不服管教等情况。
        中职生具有青年早期的心理特点但又与普高生和社会青年有所差异。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的变化、人际交往问题、自卑心理、情绪问题以及早恋等都是导致中职生学习低效甚至厌学的因素。
        只有事先了解学情,并针对中职生存在的问题和特点入手找到提高课堂学习有效性的手段并施以实践才能改变现状。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打“感情牌”
        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从学生情感上入手,对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不小的作用。多数中职学生为留守儿童,从小与父母分离、缺少关爱,只要教师向学生多投入一些情感,多数中职学生很容易得到共情和感化。好的教育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体会到不断进步所带来的成就感。滋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
三·针对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对教学内容合理安排
    从现状来看中职课堂教学的低效,往往存在一些误区。笔者在此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措施:
        1·课堂教学内容存在滞后性,不能满足中职生今后的工作需求。应从行业岗位需求着手安排教学内容。
        2·不必生搬硬套的按照课本章节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专业技能课,可以将教学内容按工作流程、岗位任务需求的顺序来安排,公共基础课可以将联系紧密的章节相互结合起来上课。
        3·从实际来看,课堂低效的原因还在于教学内容的冗长,教师生怕哪一个章节、哪一个知识点学生没搞懂。就出现一个现象:老师一直讲、反复讲可是学生任然听不懂甚至不想听。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将课堂内容进行取舍。将重点章节、重要知识点融会贯通,将不必要的章节删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在于教师“教”出去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
   中职生虽然在学习上主动性弱、学习毅力不够等缺点,但同时也要看到他们的优点。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优点为“抓手”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安排,使其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针对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巧妙选择教学方法
        中职学生具有动手能力强、对新鲜事物的感知力强、容易被课堂的趣味性所吸引等优点。笔者以此为着眼点进行了一些教学方法上的尝试:
        1·教师要将教材上的内容转化成学生能接受的内容,将死知识整合成学生能懂的活知识,同时还要运用中职生能理解的语言去传递。教师若能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对增强课堂吸引力提高课堂有效性有显著效果。
        2·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上要合理,教师讲授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内为最佳。如果超出这一时间,在中职课堂上常常会造成学生的倦怠,接受信息的效率逐步降低。
        3·多使用以演示法、参观法等以直观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对增强课堂吸引力、提高课堂有效性有较明显的效果,是较为适合中职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但其缺点在于演练时一些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弱,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甚至出现课堂散漫涣散的情况。一些演示、参观需要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教学环境教学设备不到位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演示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如果演示失败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那么为解决上述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几个要点:
        (1)·教师要合理的安排和创设教学环境,学校应保障必要的教学设备。
        (2)·将演示过程录制成微课视频,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使用率,便于教师掌控课堂。微课视频还可方便学生课后回顾。
        在中职课堂教学中果如把握不当往往发展成“以‘优生’为主体,‘差生’边缘化”的现象。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力求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
        五·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的课堂评价
     在中职课堂教学中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开展课堂评价是个好方法。课堂评价也是检验和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课堂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共同参与的。开展时应该注意这几个要点:
     1·课堂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学习潜能逐步完成学习目标。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评价一定不能忽略学生的参与,除了教师评价还应在学生之间开展互评。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课堂学习的体验进行交流、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自我评估能力。还能使教师找到教学的薄弱环节,改进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还能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教学相长。
六·总结
   教学改革一定要使“课堂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中职学校具有特殊性,一定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内在潜能。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要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3.39.51
2·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42.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