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城乡初中 生逻辑推理素养的现状调查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4批次   作者:何云
[导读]
        研究核心素养对进一步明晰数学教育本质,深化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而核心素养的获得是后天的、可教可学的,具有发展连续性,也存在发展阶段的敏感性。
        逻辑推理素养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逻辑规则推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小范围成立的命题推断出更大范围内成立的命题,主要有归纳和类比法;一类是从大范围成立的命题推断出小范围也成立的命题,主要有演绎推理。本文对论域中的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弄清楚我县初中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逻辑推理素养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研究方法是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关于数学逻辑推理的初中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测试题,以此对当前我县初中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现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论为初中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现状不容乐观,初中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在年级及性别上具有差别。
        参与本次初中数学逻辑推理能力调查的共有6所学校,其中县城中学1所,农村中学5所,调查对象分为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学生。针对三个年级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素养水平的现状,把被测试者的测试成绩作出详细分析,见下表

        下面从城乡、性别、年级、授课教师等几个方面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
        (1)城乡比较

        逻辑推理素养在七八年级城区和乡村的差别表现的并不大,平均分来看城区要略微高于乡村,但七年级的及格率,八年级的优秀率与及格率乡村都要高于城区。但到了九年级城区要好于乡村,不管是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和乡村拉开了差距。从以上结果看出,起始年级的时候,城区和乡村学生的差距并不明显,甚至还有超出城区的现象,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到了九年级城区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却远远高于乡村,乡村学校九年级学生的逻辑推理水平很低,这可能与平时教师对逻辑推理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乡村教师平时对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的训练不够也有很大关系。
        (2)性别比较:


        从优秀的得分人数占比与不合格的得分人数占比看,逻辑推理的表现男生略好于女生;从平均分看,逻辑推理的表现男生与女生基本相同,整体来说,男女生在逻辑推理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尤其到了九年级,女生的平均分、优秀率和及格率均超越了男生,这与我们平时的想象有很大差别,认为女生的逻辑推理素养不如男生的传统想法被推翻,事实证明随着知识学习的深入和提高,现在女生的逻辑推理素养已经逐渐的超越了男生,这从近几年中考优秀率女生超过男生,特别是中考状元被女生摘金也可得到佐证。
       
        (3)年级比较:


        七年级学生的逻辑推理在解决他们所学知识的范围下相对于八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好些,当然这可能跟试卷有关,七年级学生需要进行的演绎推理要简单很多,随着知识面的拓宽,演绎推理的要求变高,合情推理的难度增大,学生逻辑能力的提升并没有跟上这一节奏,八九年级的学生,处于第一、二两个水平的人数很少,处于第四水平的学生占60%以上,这一现象令人堪忧,也正说明逻辑推理能力培养的迫切性;八年级正是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出现分水岭的时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4)教师的比较:
        从上述数据来看,授课教师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有影响的,有经验的老教师所带班级的逻辑推理成绩明显好于年轻教师所带班级,有经验的老教师平时教学中注重渗透逻辑推理素养,注重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年轻教师在这方面可能缺乏经验。
        鉴于以上分析,对今后的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1)要改变模仿的记忆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利用操作、实验等活动进行联想、归纳、类比、猜想,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2)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演绎推理能力,将形式逻辑的相关知识渗透到教学中,规范三段论的思考,培养学生言必有据的思维习惯.
        (3)教学中,在注重证实的同时要将证伪的思想融入其中,将证明一个事实为真与证明一个事实为假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逻辑推理能力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之一.初中数学具有十分突出的逻辑性特征.教师应认识到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必要性,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有效措施,创设教学情境,进行合乎情理的推理教学等。本调查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容量较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