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向阳,无惧 悲伤———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有感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4批次   作者:曹歆
[导读]
        2019年6.2日到6.6日。本人参加了由宜昌教科院曹曼琳老师精心组织的宜昌市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的活动。作为一位兼职的心理教师,我抱着认真学习学的态度参加完5天的培训活动,收获了满满地感动和思考。
        累并快乐着
        这次培训给我的感觉就是累并快乐着。累是指连贯紧凑的课程以及幻灯片上许多知识点需要我花大量的课后时间去整理和落实,尤其是晚上,我还要挑灯夜战;快乐是指心灵上的:我接触到了一些新的理念、亲自体验到了心理活动的乐趣、接触了新的事物——教育戏剧,在培训中得到了专家的启发、坚定了自己工作的目标、认识了几个同行朋友,也因此对培训有了深深的依恋之情。在此之中,我对心理学中的很多东西重获了认识,甚至可以说,从之前我对心理学爱理不理,到现在爱不释手。
        在这次活动中,所有的专家风格迥异,但都是有备而来,各有各的精彩。在这次活动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彭路、王新波、王志寰三位专家的分享。彭路老师的风趣幽默、王新波老师的严谨缜密、王志寰老师的深入浅出,让我看到了大师的风采。在最后天的教育戏剧的活动中,更是让我是开拓了视野,感受到戏剧在心育活动中,居然可以这样玩,这样学。教育方式的改变,必然使得学生对学习的认可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和保障系统的构建受到重视,成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时,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安全度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谈虎色变的性少数群体
        在6月2日下午彭老师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实务—性少数群体》课让我大开眼见,给了我很多启示。
        原来性少数群体的问题是这么一回事。性少数群体跟我们平时理解的“弯”“直”真的不一样,他们在母体胚胎中的2到6个月的激素水平就已经决定他们是不是跨性别的男生或者是女生。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没有来自自我压力的生存,让他们自我的认同和接受。
        因为是自己从事高中教学,身边的少男少女在性别意识上都已经有了很清楚的认识。偶尔也有学生跑来跟我说某某女生居然喜欢另个女生。在这样的问题上我也略显慌乱,处理不够成熟,没有很好的疏导当事人本身的焦虑和抑郁,更没有很好的帮她摆脱她所认为的周围压力。
        这次的课,使我有了明晰的方向,我知道了该怎么样摆正我的心态,以及该用什么样的谈话技巧来与之交流,帮助其摆脱无端的恐慌和惶恐,也让我认识到其实他(她)们也应有的自身的生存尊严和幸福指数,这不是病态也不是犯错。课后,我思索良多,我深深的感触到自己和大众群体在性少数问题上的短板和给他们带来的无辜压力,我定将这次课中的新东西尝试者用到平日问题的处理中去!
        剧中人为身边人
        6月6日陈璇和夏璇两位老师分别引领了我们领略了教育戏剧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的魅力。


        上午,老师带领我们做了两个游戏,一个“抛球”,一个是“摔倒”。在“抛球”游戏中,持球者必须和场地自由行走中的一个人对上眼,之后抛出球。理论上,双方是“确认过眼神的人”,接球者便会稳当的接住球。实际上,当几个抛球者同时抛球时,便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在不断地行走中,我们必须眼观四方,而持球者的眼神的交流都是不定时的,所以很多人总是接不住球。游戏后,我分享了我的经验,每次的偶然中都有它的必然因素所在。当我们想做并且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不只是简简单单的等待时机,而是要不予余力的创造机会。这一点,我觉得应该在以后的生活中与我的学生们分享。
        在“摔倒”游戏中,所有的学员都在一个场地不限方向不限姿势不限速度的的自由的行走,当老师喊停的时候,之前报数为某个数的学员要立马后背挺直的摔下去,其他的人要就近接住那个摔倒的学员。我在笨拙的摔倒后,疼得直掉眼泪。于是揉了揉我的腰,立马就暗下决心,一定不要再次摔倒。于是,在下次行走时,我离开人群的外围,游走在在人群核心部分,当再次听到自己的编号后,躺摔的同时,我大声呼救“救救我”“我要摔倒了”。果不出所料,我的身边立马聚集了4名学员,在我落地前成功的接住了我。望着身边摔成一片“哀嚎遍野”的学员,我是幸运的。我思:这到底是“偶然”的幸运还是“设计”的幸运?我深刻地体验到: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应该游走在人群的边缘,这样的他会极少获得他人的关注和帮助。我们要学会积极地与他人相处和交往,不能拒绝他人的帮助,也不能漠视别人的困难,必要时候要学会求助,还要学会给与帮助。作为社会中的人,这是基本生存技能。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才能在生活中获得幸福感。说到底,幸福感不是放低期待,而是自己善于打理和经营。
        当天下午,我们开展了《奶奶的护身符》的教育戏剧的体验活动。在参与活动中,我有幸和教研员曹曼琳老师搭档。在“宝儿”(一个被奶奶请求罗汉守护的孩子)与最后的一个罗汉到别的场景中,曹老师瞬间泪崩,对角色的理解和全身心的投入,让我瞬间觉得剧中人就是身边人,立马将我拉入那事那刻之中。谁说戏中人只是镜中人,明明就是我们自己平日的缩影。所以,当剧终人散时候,学员们都已有血有泪的体验了一把分离的教育。
        然而,与我而言,我觉得最好的分离不是瞬间的时的撕心裂肺,悔不当初,而是在曲终人散前的不曾有悔,是对一路过往的人和事的尊重。对学生而言,不偏执、不桀骜、不散漫、不放弃,应该是生命教育的开始。
        未来可期
        这次培训真是一场及时雨,让我在心育工作中渐渐有了明晰的方向。通过5天的学习,我还深深感受到,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定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去!为此,我愿意穷尽我一辈子的努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