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徳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责任。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的引导和栽培。如何在尺寸讲台讲好悠悠国事并引导青少年儿童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做了如下思考:
一、 坚定信念正人格,明道信道铸师魂
习近平总书记说,“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思政课教师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树立坚定的政治理想,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所传的“道”必须发自内心,才会有底气、有生气、有力量,理想信念才能传得开、信得过、扎下根。教师先以德立身后方能理直气壮讲思政,方能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深厚的政治功底赢得学生,用朴实的真理力量感召学生,方能给学生指点迷津、引领人生航向。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思想政治课不仅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以人格影响人,要靠教师的人格魅力感召人心,触及灵魂、感染和影响学生的品格成长。有了高尚人格的示范、感召和引领,其所承载的理想信念就会随风潜入夜般地洒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在学生心里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在教书和育人中,在言传和身教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 心有情怀讲思政,传道授业巧启迪
在我看来,思政课是培养孩子们学会做人,让他们的心中充满温暖和力量。要让学生心中充满温暖和力量,就要求教师心有教育情怀,心怀国家和民族,在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用心动的课堂教学设计、灵动的课堂驾驭能力和知行合一的行动体验让学生在养成教育的路上且学且信且行动。
以心动的情境设计,点燃学生兴趣
为了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改变学生对枯燥的“高大上”的理论的抗拒与排斥,思政课教师应率先钻研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创设教学情境,选取学生的心动点切入教材的教育点,如增加新的内容、新的解读,联系新的时事内容,给学生全新的知识感受,从而淡化填鸭说教现象,有效地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兴趣上的契合,真正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思想需求,才会有活力、有张力,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可敬。
使用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抓住思想道德教育的“魂”,将课上得入情入理,从而达到情通而理达、情动而意发的境界,让我们的思政课有理度的同时更有温度,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从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
以灵巧的驾驭能力,激活学生思维
真理不辩不明,信仰不疑不真。我们处在一个价值多元、泥沙俱下的信息时代,学生不可能只听来自老师的一种声音,存在杂音与噪音是难免的。要改变单纯由教师讲授讲解的教学方式,探索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新模式,加强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通过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课堂辩论、读书报告等方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讲好思政课,就必须了解和直面学生抛掷来的“真问题”,避免让学生把种种疑问留存心底,出现教书和育人“两张皮”。我们要灵巧的利用学生的认知偏颇,聚焦学生的困惑点,展开平等的对话交流推理探究,杜绝简单粗暴的对与错的答案,抓住触动学生自觉反省思悟的契机,让学生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思维得以进阶、思想得以升华。
以创新的社会活动,践行学习成果
思政课并不单纯讲理论,它还具有突出的实践精神,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始终坚持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倡导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因而,我们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在思政课及其它学科课程育人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共育网,努力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师应当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结合学校的主题活动,把学生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调研引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和支持学生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研究、广泛实践的机会。
以温润的养成教育,内化自我成长
为避免思政课内容重复、脱节,形式单一,而且要契合学生发展实际,遵循成长教育规律特点,倡导从低级到高级、由内而外、由浅入深地开好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我们要把传授知识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将知识揉碎渗透在日常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中,用“小火慢炖”的方式彰显思政课的影响力,让学生们在循序渐进的课程中反复品味价值观,在螺旋上升的理论课程中逐步提升价值观,让思政课参与、见证学生自我成长,让温润无声的价值观滋养学生心田,让真善美在这里生根发芽。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一定会以德立身、以德立教,如习总书记所期盼的那样“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在为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时坚定情怀,在思政课的思考与前行中放飞教育梦想,在履行好一名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的时代使命中书写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