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了解宜宾市油樟资源的具体分布,了解油樟在栽植中地形因素,通过遥感影像的方式以及实地调查的方式对油樟种植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总的来说油樟分布呈现不均衡状态,不同油樟林龄比重以及空间分布不均匀;油樟主要事业在坡度较小、光照充足的山坡上。
关键词:宜宾市;油樟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地形对油樟栽植的作用
宜宾市具有较为丰富的天然樟树资源,油樟叶片含油率高达4.5%,是重要的经济作用。种植油樟具有较为显著的生态效益,合理的进行油樟种植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一、宜宾市油樟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世界上70%的油樟在中国,而中国70%的油樟在宜宾,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是油樟原生资源地,享有 “油樟王国”的美誉。截至2019年,宜宾市叙州区油樟共计36.4万亩,综合产值以及高于 30.7亿元。预计截至到 2021年,叙州区油樟基地达41万亩,综合产值超100 亿元。分析宜宾市油樟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油樟资源的生态化建设具有参考作用。
(一)宜宾市油樟资源空间分布
四川省宜宾市是研究的主要区域,通过卫星遥感影像以及林业部门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通过实地调查以及遥感影像分析,在宜宾市范围中的油樟主要集中在宜宾县、翠屏区等共46个乡镇中。总的来说,油樟在分布上具有高度集中性的特征,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油樟发展的封闭性特征,油樟产业在发展中还是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型。
宜宾市范围中分布了大量的油樟,多数的油樟是人工种植。现有的油樟林所在区域均属于适宜油樟分布的环境,通过对油樟分布的生长环境调查分析,可以为今后油樟分布提供参考。
(二)油樟林板块特征
通过调查确定油樟林板块26000左右,平均每个板块的面积为1.03HM2,最大的板块面积为83.8hm2.总的来说油樟林板块面积较小,板块的形状呈现不规则的状态,存在显著的边缘效应,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与影响,缓冲不足。
(三)油樟林龄特征
在宜宾市中大概有56%左右的油樟属于幼龄林,总的来说,宜宾市近些年油樟的发展规模相对较大。在油樟种植中不同林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中龄林比例要低于幼龄林以及近熟林。总的来说宜宾油樟栽植时间具有一定的差异,不同时期中油樟的产业发展呈现不均衡的状态。
通过分析不同区域中油樟林林龄的差异性可以发现,油樟以传统种植区域为核心,呈现扩张的状态,而在进行传统种植区域中受到各个方面地形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油樟的发展。
二、地形对油樟栽植的作用
在进行油樟种植中要选择地势平坦,水源方便且具有良好排水性的土地。在油樟栽植值地形是影响栽植的关键因素。在进行油樟栽植中要分析坡向、坡度、坡位等关键因素的分析,其主要作用如下:
(一)坡向
油樟林在生长中对于坡向的要求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在不同坡向上油樟林的分布差异不大。而分析油樟林在不同坡向上的分布比例可以发现,在北坡、东北坡、西北破中相对较小,在东坡中油樟比例相对较大。总的来说,油樟对于太阳辐射要求相对较高,属于异性阳生类植物。
(二)坡度
在坡度低于35°的范围中分布了98%左右的油樟林。在16~25°的坡度范围中要分布了50%左右的油樟林,而在坡度高于35°的范围区间中分布了总面积1.4%左右的油樟林。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油樟在坡度不足15°的范围中覆盖面积的比重较小,出现此种问题主要与在此坡度范围中耕地、土地利用类型的占地面积比例具有一定的关系。
综合油樟种植的实际状况,在坡度较大的时候,要进行坡地的梯地改造,将油樟的生长微生境坡度进行处理,将其降低到5°以下。因此,在进行油樟的种植中要在坡度不高于25°的范围中进行。
(三)坡位
越有97%以上的油樟在坡地上分布。多数的油樟分布在中坡地区,而在下坡地区中比例最小。
在山脊、山谷以及平地等地区中比例相对较小,出现此种问题主要就是因为山脊中的坡度较大,气温相对较低,土地相对较为贫瘠,不利于油樟生长。在山谷以及平地多数用于耕地、城乡建筑,进而导致整体比例不高。
根据不同地形条件之下油樟林的具体空间分布特征,油樟适合在坡度在不足35度,光照环境良好的区域中生长。在坡度较大的环境中要根据实际的状况进行调控,通过对地形优化的方式促进生长。
结束语:
重视油樟林的空间分析分析,重点进行油樟的种植发展可以有效的推动区域建设。通过产业和的方式进行油樟的栽植,做好油樟良种繁育以及丰产栽培管理,建立产业化、标准化的油樟产业是今后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姜勇刚, 孙艳. 宜宾市大力打造油樟国际品牌[J]. 绿色天府, 2019(7):26-26.
[2].路鑫(文/图). 高质量发展宜宾油樟现代林业示范区合作协议签约暨"宜宾油樟"现代林业示范区启动仪式在叙州区举行[J]. 绿色天府, 2019(4):20-20.
[3].黎俊(文/图). 省林草局调研叙州区宜宾油樟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J]. 绿色天府, 2019(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