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通过联读刘禹锡的诗歌,知晓诗人的人生经历,领悟刘禹锡的人生格局。
教学方法:群诗阅读。
课前准备:疏通《陋室铭》的文意,熟读全文。
一、导入:齐诵《陋室铭》。
师:标题中的“铭”是什么意思?(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那本文作者是警戒自己还是称述功德呢?
预设:学生可能会找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认为是称述功德的,也可能有学生认为是用来警戒自己的。
到底是哪一种理解呢?我们接下来走进文本探究一下。
二、学习《陋室铭》——面对小人,一身硬气
(一)意读文本,领悟“德馨”。
师:刚才同学们找到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请问“作者的德馨”体现在哪里?学生在文本中找到原句,并说明理由。
预设:“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室外清幽雅致的景
“谈笑有鸿儒,往来五白丁”——室中身份高贵的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室中恬淡高雅的事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名人自比
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刘禹锡?
情趣高雅、安贫乐道、孤芳自赏……
你认为作者在写这几句话的时候带着怎样的心情?(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请同学们把这种感情带进去读读这几句话。
同学们认为“铭”是哪一种理解呢?(称述自己的德行)
(二)知人论世,读懂诗人。
刘禹锡为什么为陋室写下这段文字呢?请联系背景材料,说说你的理解。
出示背景材料:
因为受王叔文变革失败的影响,刘禹锡一再遭贬,当被贬为和州通判时,和州知县策大人对空降的刘禹锡很不喜欢,本应该住衙门三室三厦的六熟悉,被策知县安排在城南郊区。可刘禹锡面对城南的优美风景,立即咏出: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辨。”
策知县一听不高兴了,又让刘禹锡从城南移到城北,三间房子变成一件半。刘禹锡看到江边白云悠悠、杨柳成行,挥笔写下:
“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气炸了的策知县又让刘禹锡从城北搬到破烂不堪的陋室,只有一件草房,刚好放下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床。刘禹锡在陋室里愤然写下《陋室铭》,并请人雕刻在陋室外。
学生交流明确,作者既有对小人落井下石的愤然回击,也有自己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情怀。
请同学们把这两种情绪带进文本齐诵文章。
“铭”在这里有没有警戒自己的意思?作者警戒自己什么?
教师小结:警戒自己面对小人,要表现出铮铮铁骨,面对困境,要安贫乐道,淡泊名利。)
(三)仿写训练,加深理解。
文章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种手法叫比兴。出示: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句子,以河洲上和鸣的鸟兴起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 这便是比兴的手法。
请你仿照前两句,把“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改成同样的句式。
三、学习《秋词》——面对沉浮,一身豪气
师:刘禹锡曾经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风云少年,21岁,他和柳宗元一起同榜进士及第,33岁,刘禹锡一路青云直上,从监察御史做到农田水利财政部长,金光大道在这个年轻人面前缓缓展开。然而,升的太快,一旦下降,也会是加速度。刘禹锡参加王叔文的变革运动,变革失败,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被贬为远州司马,在赴任的途中又加贬连州司马,尚未到任,又贬为朗州司马。
面对狠狠的打击,刘禹锡放声高歌:(出示)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齐诵诗歌,大家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诗句分析——乐观,豁达
教师小结:面对命运的打击,刘禹锡仍然一身豪气,心中若是有春天,秋风秋雨奈若何!
四、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首往事,一身韧气
出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一)齐诵诗歌。
(二)小组交流:这首诗你读出哪些信息?学生交流。
出示两个典故:
怀旧:怀念故友。吟:吟唱。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教师点拨:“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两句是作者借用典故表达对老友王叔文、柳宗元的怀念以及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恍如隔世的感慨。
教师小结:面对二十三年的贬谪,诗人仍然发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激昂之词。仗剑天涯出走半生,归来依是少年。
五、课堂小结
展示:刘禹锡,面对困境,他一声硬气,安贫乐道;面对贬谪,他一身豪气,乐观豁达;面对往事,他一身韧气,坚定豪迈。斗得过小人,活得出自我,走得出困境,这便是刘禹锡的人生大格局。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做一个有大格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