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初中生 科学学习质量的因素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4批次   作者:应龙团
[导读] 学习困难是当代所有学生学习面临的重大挑战
        摘要:学习困难是当代所有学生学习面临的重大挑战,解决这一问题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提高初中生的科学学习质量,我们必须要重视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各个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措施。本文主要从两个大方面对初中生科学学习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找出当今影响初中生科学学习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分别进行讲述,其次是为解决学习困难提出一些优化措施以提高初中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科学学习;初中生;困难;质量;优化

引言
        顺利的找出初中生科学学习中的困难,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吸收课堂知识,明确初中生科学学习的困难因素,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激发和培养初中生科学学习的内在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情绪,培养在面对困难时的顽强意志,增强树立初中生学习的自信心,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所以本文对影响初中生科学学习质量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力的依据。
一、影响初中生科学学习质量的因素
        针对初中生的科学学习质量如何提高,我们首先明确其影响因素有两个,主要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种,内在因素主要是初中生的心理因素,包括内在动机,包含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出发点和积极性等多个方面。外在因素主要指的是为初中生学习科学所创造的外部影响环境,这也间接地影响到初中学生科学学习的质量。
(1)内在因素
        影响学生科学学习的因素从心理本质来讲,首当其冲的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众所周知,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出发点,学生科学学习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学生有了品味,就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密不可分。”所以想要对一门学科有高度的热情,就必须要喜欢它,并对它产生一定的兴趣。学生只有对科学学习产生浓郁的兴趣,才能自觉地为学好这门学科树立一个长远的学习目标。通过相应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小学时因为科学这一学科不属于主课,所以从一开始学就没有高度的重视,自然就不去重视它,没有产生浓郁的兴趣,导致了在初中科学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着种种困难,学习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其次,在初中生科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缺少学习好科学的自信心。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必须要树立起高度的自信心,足够的自信是克服困难必备的条件。初中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认为科学学科太难,缺乏信心,认为自己记不住这些知识点,长期以来就越来越不热爱这门课程,科学就成为初中生学习中的虚设课程。最后一点是初中生学习科学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动机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具有明确的指示作用,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间接地调整,学生学习科学的学习动机不同,有的属于自主学习,自己愿意学习新知识,有的学生是迫于老师和家长的压力,被动的接受。学生在学习科学方面,自制力和自觉性的大小都直接影响着科学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缺少恒心与意志,遇到一点困难就想后退,不能顺利的坚持下去,这都会对科学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
(2)外在因素
        影响学生科学学习的外在因素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

首先,初中学习阶段是承上启下,是学生人生成长和蜕变的重要时期,在此过程中,教师会对学生抱有很高的期望,对学生施加的压力也会变得越来越大,但学生在老师的压迫下学习科学的热情却会下降,学习效率也会与其反比。其次,有些科学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授课的方法并不恰当。由于每一位初中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差异性较大,相当大一部分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个别差异,实行一般的普遍性的教学方法,让学习好的和后进生没有得到适应的学习方式。最后,有的科学教师素质较低。他们缺乏相应的知识技能,教师的个性和行为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如果一些老师非常固执,也很独裁专断,那么就会让学生在心理上对科学这一门学科产生排斥,如果老师包容温柔,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就会对科学学习产生良好的效果。此外,除了学校的教学,学生在家庭中,家长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影响着学生科学学习的质量。
二、解决科学学习困难的优化措施
        根据影响学生科学学习的两大主要因素,我们寻找解决学习困难的优化措施,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1)创造良好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科学这门学科实验实践的特性,创造学习的氛围,让全部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之中去。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新奇的实验,运用学生对科学内容的好奇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问题指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明白学习科学的过程就是探索未知客观世界的过程,让初中生主动的融入到科学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来,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学习。
(2)适当鼓励,激励学生学习
        教师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还要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内心上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强大的学习动机。学生在获得教师的赞扬之后,为了得到教师的再次肯定,就会在今后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专注。对于后进生,教师突然的奖励和鼓励,也代表了对学生的重视和激励,科学教师可以在班级中树立优秀生帮助后进生的方法,让学习困难的学生感觉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再次燃起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3)降低学习目标,提高教师素质
        科学知识在最初的教学中不可以过难,难度的增加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教师应当适当的降低教学目标,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不要给学生过大的压力。在教学过程中详细的对科学知识进行讲解,这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将内容吸收。其次,科学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基本技能以及基础知识的培养,具备一些基本的专业素质:用扎实的知识,丰富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地拓展科学新知识,为学生答疑难,解困惑。此外,初中的科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价值观,要在尊重学生科学发展的前提之下管理学生,在科学教育的课堂上,对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实施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西营, 张莉, 张竞扬,等. 物理教科书影响初中生科学探究的多水平模型分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 v.29;No.204(01):149-152.
[2]陈玉丹. 初中"科学"课堂中学生学习行为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19(4).

        【作者简介】姓名应龙团(出生年月19620511。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浙江省义乌市。学历,大学,职称,中学高级。现工作或学习单位,浙江省义乌市绣湖中学稠江校区。研究方向。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